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剂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催化剂工程相关记录765条 . 查询时间(1.696 秒)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研究发现氧化镍负载的铱单原子催化剂在阳极水氧化反应中的活性和铱单原子的第二壳层铱-氧-镍配位数呈火山型关系。相关成果以“Optimizing the Intermediates Adsorption by Manipulating the Second Coordination Shell of Ir Single Atoms for Efficient Wa...
2024年9月9日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研究员孙剑和副研究员俞佳枫团队在碳化钼催化CO2转化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火焰喷射裂解法(FSP)一步合成了亚稳态不饱和氧化钼催化剂。该亚稳态结构的氧化钼无需碳化处理,可直接应用于逆水汽变换(RWGS)反应中,在反应气氛下迅速发生原位碳化,生成碳氧化钼活性相,在高空速的苛刻条件下仍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该方法省去了...
2024年以来,催化剂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年度和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主题行动,加强成本管控,开拓外部市场,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催化剂销量和盈利水平实现双增长,经营业绩位居化工板块前列,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连续4年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科改行动”标杆企业。
2024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固体核磁共振及前沿应用研究组(524组)侯广进研究员团队利用高压原位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揭示了部分还原氧化铈催化剂表面上非解离吸附活化双氢物种的独特化学状态。
2024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低碳烃综合利用及沸石催化材料研究组(DNL0804组)朱向学研究员和徐龙伢研究员团队受邀发表了“负载型多相金属催化剂用于CO2辅助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反应”综述文章。
近日,催化剂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实验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其实验室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检测能力等均已达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标准,正式跻身“国家认可实验室”行列。
日前,齐鲁石化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硫低温氧化催化剂在烷基化废酸装置实现首次工业化应用,装置开车后运行平稳,尾气二氧化硫持续小于1毫克/立方米,远优于50毫克/立方米的指标要求。
2024年以来,催化剂公司持续推进催化剂分析表征技术创新工作,自主研发多项绿色高效技术,牵头制定聚烯烃催化剂6项分析方法行业标准,在提高聚烯烃催化剂产品质量及过程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8月12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催化转化研究室在双催化剂体系的宏观空间排布优化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heoretical optimization of bed packing arrangement in cascade Dual-Catalyst system with side reactions为题,发表于化学工程领域期刊Chemical Engine...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21004、22122808、22108201)等资助下,天津大学巩金龙团队在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廉价金属镍促进缺陷态氧化钛包覆层催化丙烷脱氢(Defective TiOx overlayers catalyze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promoted by base metals)”为题,于2024年7...
由于高理论比容量、能量密度及低成本等优势,锂硫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体系。但是硫正极的绝缘性和体积膨胀对其可逆容量保持率构成了挑战,另外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电解液可溶的中间相产物多硫化锂会穿过隔膜而沉积在锂金属负极表面,这一“穿梭效应”的存在极大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针对硫正极体积膨胀和导电性差的问题,通常通过开发新型正极复合材料来进行解决。对正极的微结构设计,可以利用高比表面积的...
由于高理论比容量、能量密度及低成本等优势,锂硫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体系。但是硫正极的绝缘性和体积膨胀对其可逆容量保持率构成了挑战,另外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电解液可溶的中间相产物多硫化锂会穿过隔膜而沉积在锂金属负极表面,这一“穿梭效应”的存在极大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针对硫正极体积膨胀和导电性差的问题,通常通过开发新型正极复合材料来进行解决。对正极的微结构设计,可以利用高比表面积的...
2024年7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在固体氧化物电解器(SOEC)阳极甲烷重整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通过原位溶出技术构筑金属/氧化物活性界面,开发出高效而稳定的电化学重整催化剂,并结合多种原位物理化学表征手段,揭示了SOEC阳极甲烷重整机理。
2024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523组)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阴极高温CO2电解反应活性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精准构筑高温稳定的单原子催化剂,实现高温CO2电解性能明显提升。
2024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523组)在固体氧化物电解器(SOEC)阳极甲烷重整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原位溶出技术构筑金属/氧化物活性界面,开发出了高效、稳定的电化学重整催化剂,并结合多种原位物理化学表征手段,揭示了SOEC阳极甲烷重整机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