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国考古”相关记录6094条 . 查询时间(1.303 秒)

近日,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刘艳菲副研究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孔凡一在学术期刊《东南文化》发表了题为《周代鲁国棺椁装饰研究》的研究论文,对鲁国棺椁装饰的内容及发展演变进行了专门研究,比较了齐鲁两国棺椁装饰的异同,并探讨了鲁国棺椁装饰对周边夷人国家的影响。

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MaterialsCharacterization上发表题为“CorrosionstudiesonTangdynastyopaqueglazeceladonexcavatedfromQiongkiln,Sichuan,China”研究成果。
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金城新村、混堂巷北、北园等遗址发掘并确认出一批秦代遗迹和文物,确定了秦代会稽郡治的位置所在,出土带有三例“吴市”陶文的器物,苏州古城秦代陶器被认为是江南地区首次出土明确的秦代陶器群,这些考古发现对南方秦汉考古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近日,山东大学考古学院王芬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ofArchaeologicalScience:Reports发表题为“Analysisofceramicsatahypothesizedspecial-purposelateneolithicsettlementinnorthernChinac.4400–4000BP”的研究成果。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助理研究员陆青玉为论文第一作者,王...

近日,太原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在进行石窟寺调查中,新增一处隋唐时期的石窟,为了解太原地区石窟增添了新材料。

2025年2月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汾阳上庙村魏晋墓M2、M5的发掘资料。这两座魏晋时期的砖室墓为吕梁地区首次发现,对研究该地区墓葬形制演变、魏晋北朝墓葬地域特点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山东大学考古学院王芬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上发表题为“Scientific study of late Neolithic post-firing painted pottery from Dawenkou culture at Jiaojia site,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凌源市和建平县交界处,是一处由多个遗址点构成的遗址群,遗址面积五十余平方公里。1981年调查发现,1983年开始正式发掘,至1986年,牛河梁遗址最广为人知的坛、庙、冢三类遗迹都已发现。“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因其特殊的遗迹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意义,牛河梁遗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形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热潮并持续至今。牛河...
近百年来,东夷文化研究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并沿着多样路径逐渐深入,不断展现其丰富多彩的历史面貌。本文试从东夷文化研究的内容及其特点入手,对近百年来东夷文化研究历程进行简单梳理。
由于历史传统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商周时期各地原有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路径不尽相同。在海岱地区,西周晚期与春秋时期是东夷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重要阶段,以考古学视角看,这一地区东夷文化的发展,在该时期的铜器墓上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通过研究铜器墓的历时性发展变化,可以揭示该时期东夷文化演进与夷夏融合的过程,为探讨东夷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提供一个新视角。
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遗址具有唯一性,它是一个时代的中心,是一个时代中最先进理念、最先进生产力、最优秀文化的物质文化建筑综合体。从20世纪初的殷墟遗址考古发掘开始至今,中国考古人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十余处的都城遗址考古,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清,这些都城遗址在都城考古人的努力下,逐渐从尘封的历史中走来,向我们展示着五千多年文明史长河中,都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有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瑰丽画卷。



2021年9月16日,接群众举报,广汉市新鸥鹏教育小镇工地施工中发现古墓,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调查。经初步勘查,该墓除墓圹上部及墓顶部已被施工取土扰乱破坏,墓室内被落下的覆顶石和浮土填满外,墓室保存基本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