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1888条 . 查询时间(2.14 秒)
为加快种业振兴行动、科技赋能地方经济发展,8月21日,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陈怡平带领科技合作处工作人员与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李勃一行赴商洛调研省科学院特色玉米种植推广情况并座谈。商洛市发改委主任王宇鹏,商洛市重大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谢俊峰及农村经济、粮食储备、社会发展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座谈。
近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河南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分析CIMMYT全球近50年来育成的3652份小麦新品系与环境的关系,得到了上述结论。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花生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创制出脂肪酸配比更健康的优质花生新种质,为花生营养品质改良提供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2024年7月1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仲乃琴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题为 “Cotton BOP1 mediates SUMOylation of GhBES1 to regulate fiber development and plant architecture” 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GhBOP1作为一种类似SUMO E3连接酶发挥功能,介导BR...
2024年7月7日至9日,2024上海·长三角鲜食玉米新优品种展示大会在上海市奉贤区召开。来自长三角及周边地区150余人参加会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王世济研究员、王俊副研究员应邀参会。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在科技强国与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指示,成为合格的新时代新农人,2024年7月2日,植物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育种班的同学在王英老师,闫帆老师与缪伊玲老师的带领下对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参观学习,于实践中感受科技创新魅力,为科技兴农提供思路。
2024年7月3日,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生物育种班同学在王英,闫帆及缪依玲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大北农集团凤凰山创新园并进行座谈。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四个面向”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增进对自身学科的实践认知,在科研前线中受教育、长才干、阔视野,植物科学学院生物育种班于2024年7月1日至7月5日开展研学系列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了解生物育种智能化现状及未来应用前景,7月4日下午,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生物育种实验班研学团队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四个面向”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增进对自身学科的实践认知,在科研前线中受教育、长才干、阔视野,植物科学学院生物育种实验班,于2024年7月1日至5日开展研学系列活动。在2024年7月5日上午,育种班师生参观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24年6月28日,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产业开发处陈仕平,微生物所副所长黄国昌和王洪秀博士赴万年县开展食用菌交流与调研工作,就食用菌不同季节种植品种开发及高值化利用、林下食用菌种植模式等进行洽谈。
2024年6月30日-7月1日,由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中心主任戴佳锟博士带队,育种团队前往汉中市秦汉种业有限公司试验示范基地,对3个自行培育的鲜食玉米品种和19个引进品种进行适生性考察。
2024年3月到6月,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团队在云南省元谋县成功进行了特种玉米春繁制种工作,并喜获丰收,与原有的关中夏播、海南南繁工作相结合,完美实现了玉米的一年三季种植,显著提高了育种、制种工作效率。
2024年6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联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20.6)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pan-TE map highlights transposable elements underlying domestication and ag...
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氮肥反而会降低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团队首次在分子遗传学层面阐明了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水稻无效分蘖形成的机理,从水稻自然群体中发掘了氮高效优异单倍型转录因子OsGATA8-H,同时结合基因编辑和回交育种技术创制了优异氮高效育种材料。2024年6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2024年6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克隆了调控小麦籽粒与旗叶形态的关键新基因RG1,揭示了该基因调控小麦籽粒、旗叶大小和形态变异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