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防洪工程 >>> 防洪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防洪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3.499 秒)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拟承担的2021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应急性任务-“农村应急性防洪排涝技术和装备研发”论证会在灌溉所召开。院科技局副局长熊明民、平台处处长刘涛、项目处副处长解沛、助理研究员田帅列席会议。特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久生研究员、河海大学俞双恩教授、武汉大学王修贵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文霆研究员、灌溉所王景雷研究员担任论证会专家。
为贯彻落实李国英部长关于智慧流域防洪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研究推进数字淮河和智慧流域防洪体系建设,3月25日以来,减灾中心迅速统一思想、积极行动,第一时间成立了项目组,举全中心之力,谋划智慧水利“大文章”,多措并举,优化工作机制,数字淮河和智慧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山区小流域降雨具有不均匀性,体现在降雨量随海拔变化和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目前我国西部大部分山区雨量站点稀疏,主要采用沟口村庄的降雨量代表流域降雨量来进行山洪泥石流预报,这种不均匀性极大影响灾害预报预警效果,而缺乏监测资料和山地局地降雨规律不明确是预报的难点。成都山地所郭晓军副研究员通过对小流域长期监测数据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山区降雨的不均匀性对山洪泥石流灾害预报的影响,为灾害精准预报提供了科技支撑...
冰湖溃决洪水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冰湖溃决洪水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对冰湖溃决风险评估和灾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重建历史冰湖溃决灾害的演变过程及影响是揭示冰湖灾害溃决机制、开展冰湖灾害风险建模的基础。由于低可达性与数据的匮乏,重建历史冰湖溃决灾害典型案例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冰湖溃决的链式效应研究鲜有报道。为此,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聂勇研究员团队与英国合作者Matthew J. Westoby 选择...
山洪淹没分析是山洪灾害防治的核心环节之一,而确定山洪淹没范围和水深等信息是山洪淹没分析的关键。基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快速提取大规模洪水淹没信息,但不易获得高时间分辨率的洪水动态淹没过程;基于水动力学的洪水淹没过程模拟,在地形复杂和缺少实测数据的条件下,很难建立合适的模型。体积法是一种确定洪水淹没范围的快捷方法,但传统体积法只适用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直接在高落差山地环境中应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明显的...
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干流、乌江及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2日1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50000立方米/秒。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此次来水达到洪水编号标准,“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鉴于当前长江流域汛情的严峻形势,根据《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预案(试行)》规定,长江水利委员会2日11时启动长江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2020年3月10日,《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题为《红树林的全球防洪效益》的文章指出,红树林提供的天然沿海防御措施极大地减少了全球关键热点地区的年度洪水。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孙志林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台风暴潮-洪水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获2016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2月10日,美国CDM Smith公司陈美法博士来访水力学所,并就美国水资源规划、洪水风险管理及湿地修复技术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交流会由水力学所总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文学教授主持,水力学所所长吴一红,副所长纪平、章晋雄,以及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交流座谈。
2009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日前公布,由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多项成果获奖。由我院和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市交通委员会、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临港工业区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海河口防洪与综合利用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2009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研究首次科学地揭示了目前制约海河口泄洪排沥能力与综合利用开发的主要因素和关键技术问题...
在2008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中,河海大学主持或参与的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唐洪武教授主持的“平原河流水动力理论及防洪安全技术创新与实践”项目因在解决苏中、苏北平原地区防洪问题上取得了突破,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果2050年南京遭遇巨大洪水,海平面上升,洪水将被困在南京城内,排不出去。遇到天文大潮更不得了。”昨天(2008年10月26日),江苏省科协举办的系列高端科技报告会在南京图书馆举行,徒步穿越南极中国第一人、原中国气象局局长、中科院院士秦大河为南京市民奉献了一场题为《全球变暖与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报告,呼吁人们采取绿色的环保生活方式。
新疆去年冬季积雪偏厚,今年春季降水量普遍偏多,造成新疆大部分地区河流流量普遍偏多,五月下旬以来,新疆主要河流流量偏多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给汛期防汛工作带来严重威胁。      六至八月进入主汛期,专家预测,新疆北部、南部、东部及天山一带大部地区降水量同比偏多,主要河流流量将进一步增加,部分地区有可能发生中等或偏大洪水,汛期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同时,由于部分河流流量偏少,新疆南部、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31日讯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大江大河已基本具备防御最大洪灾能力,沿海重点地区基本具备防御12级台风能力,全国大部地区已具备抗御中等干旱能力,国家防御水旱灾害管理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日前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对我国目前防汛抗旱能力的基本评价。与此同时,国家水利部门有关专家也介绍说,我国当前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