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信息技术 >>> 光通信器件与系统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通信器件与系统技术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1.905 秒)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对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高性能数据计算的半导体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其中,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光电集成芯片及其相关技术的潜力正不断被挖掘和开发,凸显出它们在突破现有电子系统技术瓶颈与极限的可能性。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集成芯片中必需的基本元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器、探测器等。然而,无论是作为发光单元还是探测单元的光电二极管,均需配置相应的外...
最近,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刘宏教授的朋友圈更新了这样一条信息:经过近一年的攻关,几十炉的摸索,德辉和他的小伙伴们终于掌握了完美的8英寸铌酸锂晶体生长技术。助力大尺寸铌酸锂薄膜制备、推动光集成光电集成器件的发展,实现我国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全链条突破。路很长,但所有人都信心十足……这一信息引来了无数点赞。铌酸锂晶体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电光、声光和非线性光学效应,随着材料新特性逐步发展,新应用推陈出新...
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ACP) 作为亚洲地区光通信、光电子学及相关领域国际认可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被誉为“国际三大光通信会议”之一。自2001年来,已经连续举办21届。ACP 2022于2022年11月5-8日在深圳召开,由南方科技大学主办,受到了光学学会(OSA/Optica)、国际光电工程学会(SPIE)、IEEE光...
近日,中国信科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在武汉签订“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合作协议”。中国信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书平,党委副书记戈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文、吴超仲出席签约仪式。
今年暑假期间,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与三沙市信息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创新团队,共同在西沙海域七连屿部分岛礁开展了基于深海海底光缆的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的观测。
近期,中国信科集团旗下烽火通信等单位的多项光通信技术创新成果在全球光通信权威学术会议ECOC 2022(欧洲光通信会议)上亮相。ECOC是全球光通信学术界产业界盛会,系列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信科光通信全产业链创新优势与技术实力。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潘权副教授课题组在高速高密有线通信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针对正在激烈讨论的IEEE P802.3df标准进行开创性研究,提出两种可行性探索方案,为下一代有线通信接口标准提供了潜在的方法。两篇论文成果以“A 112-Gb/s Single-Ended PAM-4 Transceiver Front-End for Reach Extension in Long-R...
近日,玏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玏芯科技”)完成两轮超亿元融资,Pre-A轮投资方包括德联资本、源码资本、芯阳创投、联想之星;A轮投资方包括中芯聚源、源码资本、中芯科技跟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022045、62071272)等资助下,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越副教授团队与自动化系吴嘉敏助理教授、戴琼海院士团队合作,基于介电常数近零(Epsilon-near-zero,ENZ)超材料实现了亚波长尺度的高密度光电运算器件。研究成果以“利用介电常数近零超材料实现微积分运算(Performing calculus with epsilon-near-zero m...
2022年7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根据《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获奖项目3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获奖项目10项,中国专利银奖获奖项目60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获奖项目1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项目79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获奖项目52项,其中有26项电子元器件相关专利进入获奖名单。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祝宁华院士和李明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解决了光电振荡器集成化与谐振模式调控的难题,在新型和集成化光电振荡器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团队突破了光电振荡器模式建立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快速扫频微波信号的直接产生。在光电混合振荡系统中首次观测到宇称时间对称现象,并基于该机理研制出无滤波器、单模工作的光电振荡器。提出了环腔开放的新型随机光电振荡器,利用随机分布的瑞利散射作为反馈机制...
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技术专有性强、工艺复杂度高,至今仍是技术壁垒高、行业垄断性强的高技术领域。我国在光通信模块和系统领域逐渐走在世界前沿,但在高性能光芯片领域,依然主要依赖进口。半导体所王圩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研发,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团队在我国率先研制出1.3微米/1.5微米波段激光器和应变量子阱动态单模DFB激光器,使半导体所成为我国通信波段半导体激光器及集成器件的核心...
近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公司”)助力中国移动研究院取得800G 2000km和少模光纤400G 200km长距离传输2项世界记录,基于此两项重大研究成果,长飞公司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合作发表的论文,被全球光通信领域顶级学术会议ECOC录用。
随着多维弹性光网络容量从Tpbs到Ppbs的演进,其中面临的“复杂频谱控制与高效资源利用的制约关系”问题亟待解决。近日,面向“宽带中国”和“网络强国”战略需求,以基于多维复用技术的光网络为研究对象,北京邮电大学赵永利、杨辉、张佳玮、郁小松、张杰项目组研究并突破了多维复用弹性光网络中频谱调控理论与资源优化方法,该成果荣获202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在面向下一代信息技术的热拉制多功能纤维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热拉制多功能纤维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和尚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研究思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