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35条 . 查询时间(3.692 秒)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用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扬中教授研究团队近年来利用装置相关设备进行了系列研究,多项科研成果于本年度连续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Communications、Inorganic Chemistry、Metallomics、Chemistr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
国际权威期刊《免疫》(Immunity)于2019年8月27 日在线发表了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卓伟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恢复泛素编辑酶A20的酶活性通过促进C/EBP降解抑制肺纤维化。
眼疾患者的又一大福音!日本大阪大学近日宣布,通过手术,他们成功将用他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的角膜组织,移植到了一名40多岁患有重度“角膜上皮干细胞衰竭症”而几乎失明的女性的左眼上。术后该患者视力得到改善,日常生活已经不受影响。
2019年7月8-12日,应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教授的邀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Seth Putterman教授成功访问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超声治疗团队。Putterman教授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率先开展超声激发微泡能量集中效应研究,包括气泡空化效应相关的声致发光更高能量密集过程、声微流和声湍流,结晶体连锁聚变反应、孤波、摩擦生电释放X射线等。
2019年3月6日,北京大学与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拓药业”)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来鲁华教授课题组研发的c-Myc蛋白抑制剂转让给开拓药业。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化学学院领导与协议双方代表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经广东省科技厅评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被认定为“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Guangdo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Maternal-Fetal Medicine”。未来,该中心将发挥母胎医学领域的临床与基础科研能力优势,实施专利、人才、技...
鉴于余志祥教授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他所发展的成环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和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应用前景,药明康德公司和拜尔公司分别授予余志祥教授2018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和“拜尔研究者奖(Bayer Investigator Award)”。 其中“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的获奖项目为“新型成环反应的发展及其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张必良教授团队与Miguel A. Esteban(米格尔·埃斯特班)研究员和鲍习琛副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合作,通过RICK技术首次分离了RNA结合蛋白,该技术是全面分析细胞内的RNA-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揭开基因组中的“暗物质”-非编码RNA的未知功能。
近日,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的“航天医学工程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东南大学吴刚副校长、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顾忠泽院长应邀出席。吴刚副校长做大会发言。他指出,东南大学长期承担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科研任务,依托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包括两项牵头国家奖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今后学校将继续发挥相关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为载人航天做出应有的贡献。吴刚副校长还针对载人航天工程与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郑海荣研究员领衔的超声团队凭借十年的学术与产业化积累,完成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先进院首次...
2018年新年伊始,应肿瘤生物学学科组陈策实研究员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胡卓伟教授和厦门大学药学院刘文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做学术交流。首先胡卓伟教授作了题为“Protein quality control and age-related disease: opportunity for new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的...
2017年10月30日下午,由先进制造所牵头、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东南大学南京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所、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获批的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敏捷型助老助残外骨骼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及临床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先进制造所二楼会议室召开。
2017年8月23日,应纳米生物医学部裴仁军研究员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工程系程志亮博士来苏州纳米所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并作了题为“Multifunctional Nanoparticles for Molecular Imaging and Drug Delivery”的学术报告。
2017年7月24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多通道数字化核磁共振谱仪开发”项目进行了技术验收。技术验收会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影像楼209会议室举行,验收专家组由3名专家组成,上海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严壮志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验收会上,资产财务处徐振华介绍了项目的立项背景以及意义,并对现场测试提出了要求。项目负责人郁朋介...
过敏性哮喘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近年来,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T-helper 9,Th9)及其分泌的IL-9在过敏性哮喘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勇研究组近些年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 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