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治疗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治疗学相关记录1592条 . 查询时间(5.424 秒)
2023年7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近日,中山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基因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2022 影响因子JIF=82.9)发表研究成果——采用PD-L1抗体免疫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有望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首次揭示了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
压电材料产生电荷直接作用于介质或促进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实现超声触发的新型肿瘤治疗。声动力学治疗(SDT)是利用低强度超声和声敏化剂产生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时空可控性和非侵入性,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对于压电声敏化剂来说,产生高的压电电压以克服带隙势垒直接产生电荷仍是挑战。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博士后冯晓黎与南方医院及药学院合作,提出一种有望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率的策略,并自主构建了一种具有“自供给过氧化氢/近红外二区依赖升温/钙超载”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为未来纳米粒子结合免疫治疗的研究和设计改进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成果发表于《生物材料学报》杂志。
2023年7月1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龙超团队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傅阳心团队及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团队合作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在线发表文章,题为Target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with antibody-guided IL-2 pro-cytokine promotes and rejuv...
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实体瘤的疗效不佳。传统CAR-T仅靶向一个或两个抗原表位,肿瘤细胞易发生抗原丢失从而产生免疫逃逸,同时,传统CAR-T在体内的激活强度难以控制,存在安全隐患,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医学院2023年7月13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医学院最近研究破解了肝癌细胞适应免疫疗法的关键,并成功通过癌细胞的耐药机制增强免疫治疗的功效。研究团队还将开启第二期临床试验,冀将研究成果用作临床治疗。
2023年7月3日至7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举办了癌症规范化治疗培训周活动。南方医院放疗科吴德华教授专家团队受邀分四期开展系列解读国家卫健委《肿瘤专家质量控制指标(2023)》。
丝氨酸在维持代谢稳态和机体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代谢综合征、免疫系统疾病和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丝氨酸从头合成途径是体内丝氨酸的主要来源,其合成速率可能受到负反馈调控以及转录因子和肿瘤抑制因子协同作用的影响。
2023年6月19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嘉东课题组与杨恩策课题组合作在The EMBO Journal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BRCA1等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相关基因周期表达的普遍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靶向治疗联合用药策略。
为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促进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加强多学科合作,2023年6月15日,第6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盛大启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支持与姑息使癌症治疗更有效”,参会大咖云集,引起了国内肿瘤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肿瘤免疫治疗可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有望实现肿瘤治愈,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显著激活抗肿瘤免疫效应。然而,胰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等免疫排斥型肿瘤(immune-excluded tumors, IETs)具有免疫原性低、肿瘤内T淋巴细胞浸润不足及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ITM)...
近日,Cell Death & Disease发表了一篇北京协和医院教授王维斌团队的论著文章称,该团队通过巧妙设计的多维度、多类型试验,发现线粒体内膜蛋白STOML2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耐药,提示STOML2基因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2023年6月1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张晓实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一项关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新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清淋强度的初步研究。该研究是一项探究新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Neo-T)治疗标准治疗难治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清淋方案的单臂、开放、非随机Ⅰ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清淋预处理的Neo-T疗法...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胃肠外科许阳贤主任医师当选首届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3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课题组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A subpopulation of CD146+ macrophages enhances antitumor immunity by activating the NLRP3 inflammasome"的文章,报道了一群CD146+ 的抗肿瘤巨噬细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