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治疗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治疗学相关记录1591条 . 查询时间(2.175 秒)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第一批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名单及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60家医院作为第一批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成功入选,是山西省唯一入选的单位。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入选国家癌症中心首批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据了解,国家癌症中心为加强宫颈癌诊疗规范化管理,于2022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了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遴选工作。经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在全国遴选出146家单位作为首批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关于开展恶性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范围内开展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遴选工作。经评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科牵头申报的恶性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于近日成功获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成为全国仅有的55家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山西省内两家试点单位之一,标志着医...
为加强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化管理,国家癌症中心于2022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遴选工作。经评审,在全国遴选出146家单位作为第一批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是山西省四家入选单位之一。 
2023年8月4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牵头开展的PD-1/VEGF双抗(AK112,依沃西)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The Lancet旗下子刊eClinicalMedicine全文发表。
2023年8月10日,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会议在天津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总院长王锡山教授团队“直肠癌综合治疗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项目喜获一等奖。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作为治疗转移性CRC的一线药物,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具有肿瘤特异性毒性和高响应率等优势,但其血浆半衰期极短,需要每天两次高剂量给药,导致剂量相关毒性。因此,开发能够有效延缓其血浆清除的递送系统对提高Cap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2023年8月1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与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共建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康复培训基地(广州)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副理事长李子禹、秘书长赵勇,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师建国,广州市卫健委中医处原处长张宏星,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会长任生等领导及50余位肿瘤患者代表出席揭牌仪式。
2023年7月31日,北京医学会发布《北京医学会关于2022年北京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北医三院3个团队项目分别荣获科技奖二等奖、卫生管理奖和科普奖。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王宇教授团队联合该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教授团队,在一项名为“应用基于CT的评分系统评估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可切除性”的研究中,建立了专门评分系统,为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近日,相关研究在《欧洲放射学》杂志在线发表。
甲状腺癌是中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差是影响甲状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主要原因。改善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是提升甲状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关键途径。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然而在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的抗肿瘤功效被显著抑制,绝大部分晚期肿瘤都无法被NK细胞消灭。一般情况下,NK细胞诱导肿瘤细胞毒性需要先与其靶细胞接触并建立溶解性免疫突触。既往研究表明,细胞膜突起可能是免疫突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阐明NK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机理是探索恢复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功能的关键步骤。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1821组)朴海龙研究员团队与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刘宏旭教授团队合作,整合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及空间转录组技术,运用生物信息学及机器学习方法,从基因表达、细胞组成及空间结构多个尺度对多原发肺癌的肿瘤微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在多原发肺癌中显著性高表达的基因CLDN2、RGS1、CD82等,为临床上区分多原发肺癌和肺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基因研究人员,采用PD-L1抗体免疫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显著改善了食管癌晚期治疗效果,并首次揭示了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这为食管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近日,相关研究在《自然-医学》发表。
2023年7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近日,中山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基因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2022 影响因子JIF=82.9)发表研究成果——采用PD-L1抗体免疫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有望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首次揭示了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