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免疫学相关记录375条 . 查询时间(0.321 秒)
过继T细胞转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疗法是极具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但对实体瘤效果欠佳,亟需通过学科交叉来发展针对实体瘤增效的新理念和新技术。2023年5月16日,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浙江大学药学院交叉合作,通过非侵入手段激活实体瘤的基因编辑,并同时调控实体瘤物理和免疫微环境,显著提升了多种ACT疗法对实体瘤的疗效。相关工作发表于Nature Na...
学术研究人员有必要开展与“新抗原导向疗法+免疫增敏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以证实其疗效并确定这些免疫干预措施的具体贡献。此外,多新型抗癌疗法均可能在治疗期间或患者生存期间带来心血管不良反应,还有罕见肿瘤等问题,这些都值得不断探索。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研究表明,CRC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炎症及肠道菌群等在内的诸多因素。
2023年3月24日,中华医学会发布《关于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对92项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人)进行表彰奖励。中国医学科学院8项成果荣获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含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1个成果获得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
2023年3月30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魏平研究员团队的最新成果以“Design of Diversified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Through Rational Module Recombin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iScience期刊上。该工作利用模块重组设计了一系列新型嵌合抗原受体,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工具包及设计思路...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癌变机理与靶向治疗研究中心肖志强教授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学专业期刊“肿瘤免疫治疗杂志”《J Immunother Cancer》(IF: 12.469)上发表了题为“ANXA1-derived peptide for targeting PD-L1 degradation inhibits tumor immune evasion in multiple cancers”的原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院士团队发现,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核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比例升高,并通过转录激活早期生长应答因子1(EGR1)表达,可促进肿瘤血管新生;抗PD-L1免疫治疗联合组蛋白脱乙酰基酶2(HDAC2)抑制剂,能减弱UM肿瘤血管生成,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新策略。3月28日,相关研究在《分子研究》上发表。
近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及广东省抗癌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突破肠规-直击要High”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MDT全国总决赛在广州召开,整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肿瘤青年MDT团队凭借出色且稳定的发挥,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夺魁。
2023年3月17日15:00,由学校科技处主办,学生工作部、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党支部承办的“点亮你的人生”——川北医学院博士论坛41讲静雅苑“一站式”学生社区系列活动——“肿瘤微环境影响食管鳞癌进展的机制初探”在静雅苑党员活动室举行。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洪攀博士担任主讲人。
寿县人民医院职工沈宏鸿和顾先华夫妻俩目前共同就读于蚌埠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他们研究的方向分别为内科肿瘤学和妇科肿瘤学,他们于2022年10月至今以第一作者身份连续发表SCI论文三篇,为寿县人民医院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论文分别如下: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周蓉蓉教授脑转移MDT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肿瘤免疫治疗期刊,IF=12.485)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Heterogeneity of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EGFR/ALK-positive tumors versus EGFR/ALK-negativ...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具有高侵袭性和异质性,现有的治疗方法无法有效延长复发时生存期。目前,大多数免疫疗法通过诱导或激活效应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而GBM很少浸润效应T细胞,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临床中对GBM免疫治疗的敏感性降低。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杀手。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和高复发率的亚型,且对传统治疗手段不敏感。免疫治疗已在部分基底细胞型乳腺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整体有效性不高、存在治疗耐药。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鸿团队在紫锥菊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研究分离、鉴定和纯化了一种新型紫锥菊多糖,并发现紫锥菊多糖可通过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发表于Cell出版社The Innovation期刊,并作为封面导读推介。
乳腺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更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杀手。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和高复发率的亚型,该亚型对传统治疗手段不敏感。免疫治疗已经在部分基底细胞型乳腺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整体有效性不高且存在治疗耐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