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免疫学相关记录375条 . 查询时间(1.656 秒)
2023年7月19日,湖南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潘怀荣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报道了根瘤特异信号肽蛋白酶BID1在调控根瘤细胞内质网-共生体信号传递方面的重要功能,发现了根瘤细胞中内质网-共生体信号传递途径的“机关”。
全肿瘤细胞疫苗(whole tumor cell vaccine,TCV)是经典的个体化肿瘤免疫疗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应个体差异大,亟需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TCV的按需免疫增效。2023年7月27日,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合作,创建了新型TCV平台,依据肿瘤进展情况在接种部位按需实施近红外光照,以此实现最佳的脉冲免疫增效。相关工...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李鹏团队、徐州医科大学教授徐开林团队以及广州实验室教授Jean Paul Thiery团队在开关型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研发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细胞报告》。
细胞焦亡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风向标。它的特征是肿瘤细胞在药物的作用下,呈现跨膜孔、细胞肿胀和溶解等现象,导致炎症因子和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引发强烈炎症,激活抗肿瘤免疫原性,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目前,研究发现,化疗药物等可诱导肿瘤细胞焦亡,而其导致的非特异性细胞焦亡,对正常细胞也有伤害,存在严重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因此,在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触发特异性肿瘤细胞焦亡仍颇具挑战性。
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实体瘤的疗效不佳。传统CAR-T仅靶向一个或两个抗原表位,肿瘤细胞容易发生抗原丢失从而产生免疫逃逸,同时传统CAR-T在体内的激活强度难以控制,存在安全隐患,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教授彭穗团队联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邝栋明团队,首次从单细胞角度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中的免疫微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浆细胞与髓系细胞相互作用介导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相关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Cancer Research。
在适应性辐射过程中,哺乳动物的寿命演化出较高的多样性,包括从最长寿命只有3年的鼩鼱到寿命长达200余年的弓头鲸。其中,一些特殊的哺乳动物类群如裸鼹鼠、弓头鲸、大象和蝙蝠等,展现出长寿命、抗肿瘤的特点,成为研究动物抗衰老机制的模型。在这些长寿动物中,裸鼹鼠、大象和蝙蝠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肿瘤能力,而这些物种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抗肿瘤表型趋同尚不清楚。
肿瘤免疫治疗可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有望实现肿瘤治愈,因而得到广泛应用。2023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显著激活抗肿瘤免疫效应。然而,胰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等免疫排斥型肿瘤(immune-excluded tumors, IETs)具有免疫原性低、肿瘤内T淋巴细胞浸润不足及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I...
2023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阎锡蕴课题组在《细胞&分子免疫学》杂志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群CD146+ 的抗肿瘤巨噬细胞亚型,为基于巨噬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2023年6月14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扬副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翔宇教授合作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IF="23.168))杂志在线发表题为“Leveraging CD16 Fusion Receptors to Remodel the Immune Response for Enhancing Anti-Tumor Immunotherapy ...
“我们期待新的免疫检查点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机会,对于PD-1不反应或者耐药的病人,有新的药物手段。”
继黄芪多糖纳米肿瘤疫苗研究被Materials Horizons选为封面论文之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周天副教授团队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液态金属与低温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饶伟教授、刘静教授团队在纳米肿瘤疫苗方向再获新进展。研究论文“Liquid Metal Nanoplatform Based Autologous Cancer Vaccines” 新近在国际期刊ACS Nano(IF=18...
西澳大学和泰拉松儿童研究所目前正在领导一项针对宠物犬的独特临床试验,该试验可能为针对最常见的儿童癌症之一——肉瘤的新免疫疗法铺平道路。
CD47/PD-L1抗体组合表现出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力,但其也会引起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而影响临床疗效。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团队研发聚合物纳米囊泡,用于递送CD47/PD-L1抗体,增强了肺腺癌的抗肿瘤免疫力并降低了免疫毒性。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题为:Microfluidics-enabled nano-vesicle delivers...
过继T细胞转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疗法是极具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但对实体瘤效果欠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