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相关记录28550条 . 查询时间(3.311 秒)
2024年5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 Life Metabolism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尹慧勇研究组题为“Fatty acid oxidation-induced HIF-1α activation facilitates hepatic urate synthesis through upregulating NT5C2 and XDH”的合作研究成...
mRNA疫苗靶向治疗泛癌症是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具有重大学术和经济价值。mRNA设计中的重要挑战是递送系统脂质纳米颗粒(LNPs)的构建,作为把mRNA治疗药物或疫苗送达靶细胞的载体,LNPs组分筛选制备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以Chat GPT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变革,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辅助药物分子和物质组分设计,结合实验测试迭代,驱动规模化药物发现,针对mRNA-LNP...
重性抑郁障碍,通常称为抑郁症,是全球最普遍的致残性疾病之一,给个人带来巨大伤害的同时,也对医疗保健系统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然而,治疗抑郁症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试错,才能找到有效方案。许多患者在找到有效的抗抑郁药之前,需尝试多种不同药物。根据治疗指南,至少需要4周治疗才能评估药物是否有效。这一漫长过程可能增加患者自杀和治疗中断的风险,同时也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并要求患者高度积极和依从。因此,找到能预测抗抑...
2024年5月15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imerization and antidepressant recognition at noradrenaline transport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杨德华课题组和临港实验室蒋轶课题组合作完成。该研究破解了重要神经系统疾病靶标——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adrenaline/norep...
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王辉研究员与华盛顿大学Miqin Zhang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林文楚教授合作,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通过结构工程化开发了具有双重酶活性的磁铁矿纳米酶(MNZs),并证明了其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结构依赖性行为。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石斛因其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而成为最重要的兰科植物。铁皮石斛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应用最广的石斛种类,云南具有丰富的石斛资源,也是铁皮石斛的主产区。铁皮石斛的茎是其主要药用部位,而其花自古以来就被用于烹饪或泡茶,铁皮石斛花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护肝、降血糖、降压、抗抑郁等。近年来,随着铁皮石斛产量的提升,作为新食品原料的铁皮石斛花也因其独特的香气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3年5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琳淇研究员受邀参加“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并作了题为“人类病原真菌进化与表型耐药”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翔教授主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又被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改善心脏自身血供的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该手术从患者身上取下一段健康的血管供体,一端与升主动脉相连,另一端与冠状动脉堵塞部位的远侧相连,替代堵塞区段的冠状动脉为心肌供血。临床用于CABG手术的血管供体主要来自患者其他组织部位的动脉,包括胸廓内动脉(ITA)、桡动脉(RA)和胃网膜右动脉(RGA)等。其中,ITA供体的临床效果...
2024年4月30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团队在Nature旗下国际学术期刊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发表题为“Discovery and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1,2,3,4-tetra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as RORγ inverse agonists agai...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也被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改善心脏自身血供的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该手术从患者身上取下一段健康的血管供体,一端与升主动脉相连,另一端与冠状动脉堵塞部位的远侧相连,从而替代堵塞区段的冠状动脉为心肌供血。临床用于CABG手术的血管供体主要来自于患者其他组织部位的动脉,包括胸廓内动脉(IT...
生物活性陶瓷因生物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和出色的可调节特性,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可调控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其释放的离子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干细胞的功能。因此,利用生物陶瓷材料改进水凝胶体系,有望开发出适用于类器官培养和功能化的基质材料。
2024全国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学术论坛暨医学微生物学高级师资研修班(第二轮通知)。
2024年4月24日,罗彻斯特大学助理教授、2006级山东大学校友孙红英,应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宗文的邀请参加了 “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孙红英以“Longitudinal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of Patients with Lymphoma Treated with Chemothe...
2024年4月19日,中国科学院营养工程实验室营养功能食品部在国际学术期刊Nutrients在线发表题为“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what can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do?”的综述论文。文章系统性探讨了医学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孕期各类营养素代谢特点和摄入需求,展示了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改善作用...
2024年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靶向CBP/p300的PROTAC降解剂,可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相关成果2024年4月26日以“Discovery of Highly Potent and Efficient CBP/p300 Degraders with Strong I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