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畜牧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畜牧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00条 . 查询时间(1.275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病原与免疫创新团队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取得进展,目前已经分离到BVDV1和BVDV2型病毒多株,并在我国牛群中首次分离到BVDV1b和BVDV2b基因亚型毒株,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动物回归实验表明所分离到的病毒株可以引起实验动物发生感染,与国外BVDV1型攻击用强病毒株建立的发病模型的研究结果一致。
2014年3月1-2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持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兽药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年工作总结交流会上获悉,该所已筛选出中药传统复方或有效部位复方18种,研制了防治5种动物、13种疾病的中药新制剂:包括复方口服液6种、颗粒剂6种、酊剂1种、灌注剂1种、散剂4种。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郑楠博士带领的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在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上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婴儿配方食品中痕量黄曲霉毒素B1的超灵敏检测。该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检测手段。该研究成果《一种超灵敏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传感器研究》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4年第6期上发表...
2013年12月6日,内蒙古骆驼保护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会的领导集体、常务理事和理事。其中,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哈斯苏荣教授当选为内蒙古骆驼保护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玉斯日古楞博士当选为秘书长,包福祥博士任命为副秘书长。
2013年11月29-30日,2013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证书授予仪式暨国合基地工作座谈会在山西太原市召开。由我校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申报的“西北地区肉羊肉牛遗传改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科技部授牌。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研发的“苎麻园生态肉鹅养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得到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国家水禽、牧草、麻类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高度评价。 经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审阅有关资料、经质疑和充分讨论,专家组认为该技术以种植苎麻饲料用品种为基础,创新了苎麻用作牧草的生产模式。该技术可显著降低肉鹅养殖成本,为传统特色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用苎麻放牧肉鹅,增加了肉鹅的...
2013年5月22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促进养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韩长赋强调,养蜂业不仅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养蜂业在促进健康生活、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农业节本增效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落实《全国养蜂业“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高养蜂业发展水平,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证书授予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作为此次广西唯一一家成功入选的单位获聘证书,成为广西第五个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国合基地”)。这是对水牛所科技研发和科技管理创新工作的肯定和激励,对于推进我国水牛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技创新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组织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资源利用发展研讨会”于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孟安明院士、李宁院士等9名专家,牧医所李明所长、袁学志书记、文杰副所长,中国爱地集团公司樊采良董事长、孟稣经理等出席研讨会。科技部条件处孙增奇处长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讲话。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苗向阳课题组在国际著名的SCI期刊《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影响因子7.047)上发表了论文“转基因动物新技术研究(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苗向阳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为促进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发挥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的“基地和窗口作用”, 增进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于2013年1月18~20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学术年会(SKLAN 2013)”。
2012年9月25-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牛营养调控与粗饲料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研究员课题组近期在SCI期刊《BMC Genomics》(IF=4.07)和《The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IF=5.559)上发表与鸡肉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1年11月24日上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永华教授应邀来我校蚕研所为科技人员和研究生作了一场题为“植物次生物质合成代谢途径及其代谢调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蚕研所副所长沈兴家研究员主持。
受巴西农牧研究院奶牛研究所和阿根廷农业部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奶业代表团于2011年7月8日-7月22日间对巴西、阿根廷的奶业进行了考察交流,并参加“中巴奶业研讨会”和“中巴奶牛营养和牛奶质量联合实验基地”的揭牌仪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