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畜牧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畜牧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00条 . 查询时间(0.841 秒)
随着肉羊产业生产方式由放牧逐步向半舍饲、舍饲转型,舍饲多羔肉羊新品种选育受到高度重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聚焦舍饲多羔肉羊新品种培育,联合济南市莱芜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多个单位,经过十余年选育,成功育成鲁中肉羊和黄淮肉羊2个新品种,并于近期获得新品种证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在生物感知技术研究上取得新突破,为非特异性脱氧核酶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传感器与执行器件:化学(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与猪体细胞克隆胚胎初次分裂时间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为提高猪克隆胚胎的发育效率、解析体细胞克隆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基因(Genes)》上。
2020年10月23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完成的“青海泽库县牦牛 乳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的研究”和“青海高原型牦牛 GHR 基 因 SNP 多态对泌乳性能影响的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疑和讨论,同意通过项目成果评价,专家组认为该两项成果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20年10月20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和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联合承办的2020智慧畜牧业亚洲论坛(Asian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Livestock farming)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2020年6月4日,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孟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Paternal Origins and Migratory Episodes of Domestic Sheep”的研究论文(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0)31136-2)。该研究首次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木本资源发掘与农林复合系统构建团队许建初课题组的专家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全国畜牧总站奶牛生产监测专家组,根据反映奶牛热应激敏感指标温湿度指数(THI),构建了不同时期和地点THI与牛奶产量损失之间的模型,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奶业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北方奶业主产区,每年7月份由于热应激,奶牛日产奶量损失在0.7~4.0公斤,模型预计到2050年夏季牛奶产量将急剧下降...
2019年6月11日,我校畜牧兽医学院研究论文“Scotopic rod vision intetrapods arose from multiple early adaptive shifts in the rate of retinalrelease”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该论文研究内容印证了早期哺乳动物并非严格夜行性的假说,并通过比较早期脊椎动物视紫红质(rhodopsin)的...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李光玉研究员带领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破译鹿科动物全基因组序列。驯鹿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仅为研究人员从基因组水平挖掘驯鹿生长、代谢和抗寒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且为驯鹿驯化历史、基因组演化、群体遗传及鹿类动物的进化等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1日在线发表在《GigaScience》上。
2016年11月16-18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在浙江省绍兴市隆重举行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暨第十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力宣传中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大力宣传中国畜牧业取得的辉煌成果,大力宣传畜牧兽医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以引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业者为我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再攀新高峰,再作新贡献!
日前,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宁当选为世界家禽学会主席,成为首位担任这一职务的中国人。世界家禽学会于1912年6月18日在英国伦敦成立,是面向家禽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唯一世界性学术组织。由其主办的世界家禽大会是全球家禽科学及生产领域最重要的盛会。
2016年7月26日-28日,在北京市-西藏自治区座谈会上,高华书记与拉萨市农牧局代表签署农业科技对口援藏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王安顺市长和西藏自治区洛桑江村主席等领导共同见证了协议的签署。合作协议包括建立沟通交流和会商机制、推动专家与基地精准对接、建立专家工作站、加强人才培训、开辟技术服务通道、合作推动重点工作以及组织企业来拉萨投资兴业等内容。协议签署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落实市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杨博辉研究员为首席的创新团队联合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等7家单位,历经20载,培育出我国首例适应高山寒旱生态区的细型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该品种的培育成功,填补了世界高海拔生态区细型细毛羊育种的空白,是我国高山细毛羊培育的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卧龙大熊猫基地正式挂牌。该中心主要开展大熊猫野外生态及种群动态研究,负责大熊猫人工饲养、繁育、遗传、疾病防控以及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协助开展大熊猫国内外合作交流;推动大熊猫文化建设、科普教育和宣传。
2015年12月10日,陕西省现代牛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省现代牛业领域的政产学研各界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审议了联盟章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推荐产生了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西安银桥乳业集团董事长刘华国任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昝林森教授任专委会主任,联盟理事会秘书处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中良副教授任秘书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