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家畜育种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家畜育种学相关记录197条 . 查询时间(0.521 秒)
2017年1月6日,省政府公布2016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决定,陈孝平院士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陈孝平是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教授,其三项手术术式“陈氏肝血流阻断法”“陈氏肝脏双悬吊技术”“陈氏不解剖肝门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让数百万患者受益。
2016年8月24日,由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研究团队建立的人工授精公猪培育方案在畜牧学科排名第一的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上发表。该论文由学院彭健教授指导完成,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王超,论文的题目为“Effects of feeding regimen on weight gain, semen characteristics, libido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孟华研究组揭示了绵羊极端环境适应性遗传机理,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研究首次阐明了小反刍家畜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遗传机理,为科研人员理解其他家畜,尤其是反刍家畜在类似极端环境下的快速适应提供了参考。
2016年4月6日凌晨升空的 “实践十号”卫星,搭载了来自内蒙古的牛、羊等家畜的体细胞、干细胞、精子等材料,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太空进行家畜航天生物育种实验。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展的这项以体细胞、干细胞、精子为材料的家畜航天育种新技术开发,提供的科学试验材料有:中国黑白花奶牛、中国三河肉牛、中国蒙古肉羊、阿尔巴斯绒山羊、梅花鹿的体细胞、精子及两个牛和两个小鼠的干细胞。每个家畜品种...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为山东华盛江泉农牧产业有限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颁发了“江泉白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这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几个经过国家审定的动物新品种之一,山东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教师许家骐、唐辉等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完成了该项成果。 江泉白猪 (配套系)为高产、高效、优质肉用型猪,由三个专门化品系组成。一系终端父本以杜洛克和大约克为主要育种素材,通过杂交、横交固定等方法选育而成,体型和生产...
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吉林省科技厅相继公布了2015年度科技奖励评审结果,我校参评的科技成果经过初审、复审、公示等程序最终有5项获奖,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合作2项)。
2015年11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第8期“农科讲坛(中国农业科技报告会)”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奎教授作了题为“猪肉产量与品质的遗产改良”的报告。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副院长李金祥、吴孔明出席报告会。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郭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崔胜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科技管理局副局长李新海主持。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传来消息,该团队通过对猪全基因拷贝数变异进行扫描,获得了多个与猪肉品质性状显著相关的基因拷贝数变异。在猪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肉质性状关联研究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2015年8月27日,依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建设的“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密围绕畜禽育种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研究,凝练了资源保护与遗传基础研究、育种新技术、新品种培育、营养支撑技术研究四个研究方向,开展了畜禽资源利用、遗传育种及遗传与营养互作相关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保障有力、成效显著。
近日,应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邀请,世界牛病学会秘书长、匈牙利圣伊斯特凡大学兽医学院奥托•圣茲教授到兰州牧药所访问。 所长杨志强向圣茲介绍了研究所基本情况,严作廷介绍了奶牛疾病创新团队的科研工作进展。圣茲作了题为“奶牛产后子宫疾病的定义、诊断和治疗”的学术报告,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在访问期间,双方就开展奶牛疾病的合作研究以及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恐龙鸡”揭示鸟嘴进化(图)     恐龙鸡         2015/5/13
生物学家通过改造构建鸡喙的分子,制造了具有恐龙样脸庞的鸡胚胎。 该研究联合领导者、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Bhart-Anjan Bhullar 表示,2015年5月12日发表于《进化》期刊上的研究,目标并非设计出一群混血的“恐龙—鸡”或复活恐龙。他提到:“我们从未想过复活真正的恐龙鸡或此类动物。”该研究小组只是希望确定在1.5亿年前,恐龙进化成鸟类时,口部是如何变成鸟嘴的。
2015年3月10日,西南特色生物资源科技开发示范基地暨中国科学院西南家猪分子育种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嵩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举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嵩明县人民政府签订“西南家猪分子育种基地项目”投资协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储明星研究员带领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绵羊季节性发情小RNA(核糖核酸)表达特征,为利用分子育种方法消除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基因组学》(BMC Genomics)期刊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尚忠研究员、高雪副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黄牛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从策划到出版历经5年之久,汇聚了国内养牛界知名专家、学者从建国以来有关中国黄牛的科研成果、观点及论点。该书的出版对我国肉牛新品种培育以及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研究员带领家禽遗传育种团队研发完成的“黄羽肉鸡节粮、优质和抗病新品系选育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由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进行了成果评价。据介绍,该成果实现了肉鸡育种领域节粮、肉质、抗病力等常规不易度量的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选择,对改进我国黄羽肉鸡种鸡生产效率低、肉质参差不齐、疫病频发等问题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了我国肉鸡育种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