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防护林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森林统计学 林业经济学 林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林学相关记录2367条 . 查询时间(2.248 秒)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种子生物学研究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中国科学院一区Top),在线发表了题为Glutathionylation of a glycolytic enzyme promotes cell death and vigor loss during aging of elm seed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谷胱甘肽化修饰介导的GA...
GRAS家族转录因子SCL6在分生组织的形成和命运维持过程中发挥作用。日本落叶松SCL6有两个可变剪接体:LaSCL6-var1和LaSCL6-var2,它们受microRNA171调控;目前对它们功能的了解十分有限。
2024年4月26日,江西省科学院智能制造团队科研人员在省林业局信息科的邀请下,来到省林木育种中心进行智慧林业工程走访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查看了林木育种中心水肥一体灌溉控制、林土数据实时采集、病虫害智能识别和信息大数据展示,并对林场复杂环境网络传输稳定性提出了升级建议。
频繁的干旱加剧了野火的发生,并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损失。目前我们对干旱—野火复合事件的理解,包括热点、时空模式、变化趋势及其对全球植被生长的影响仍不清楚。为此,中国林科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森林防火与应急管理学科组分析了全球尺度上干旱-野火复合事件的时空模式,利用总蓄水量异常值(TWSA)、野火和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研究复合事件对GPP的影响。
滨海湿地地处陆海交汇的关键带,是承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围垦已覆盖了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60%,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则侵占中国盐沼植被总面积的48%,这将显著改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C)、氮(N)和磷(P)循环,进而影响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但在地理尺度上,围垦和入侵对滨海湿地植被-土壤的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仍...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青年研究员张乃莉研究团队完成的“Plant-soil feedback is dependent on tree mycorrhizal types and tree species richnes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论文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Geoderma》(一区TOP,五年影响因子为7.0)发表,发现了树种多样性与土壤真菌群落的互作...
2024年4月29日,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在理工楼1027举办了第二期“生环之声”学术大讲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玲莉研究员,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生态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唐志尧教授分别以“植物—微生物互作对植物养分供应的影响”和“邻域相互作用与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为题做学术报告。学院师生60余人参加,学术讲座由学院呼伦湖保护区...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学勇副教授主编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书籍在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是我国首部指导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利用的专业书籍。
吉林省现有鸟类3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1种。包括白鹤、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7种,大天鹅、白琵鹭、灰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4种。吉林人民一直致力于鸟类保护,用爱心和行动去守护每一只鸟儿,为它们提供安全的家园。
2024年4月23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在泰安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发布了山东省林草植物新品种十大典型案例,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送的“石榴品种促发展,科技转化见成效”和“柽柳新品种‘鲁柽1号’综合利用”两项成果入选。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李国宏、陈文昱在无锡大溪港湿地公园调查时,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拉步甲(Carabus lafossei)。该物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大溪港湿地公园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也为公园的科普宣教工作提供了更加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
近日,林学院森林学团队在微生物学顶级期刊Microbiome(一区TOP,IF5y = 19.4)上发表了题为“Tree and shrub richness modifies subtropical tree productivity by regulating the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soil bacteria and archae...
2024年4月21日至27日,“2024年春季全国鸟类环志监测技术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在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功召开。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何清泉处长、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陈邦清局长、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钱法文主任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林科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陆军研究员主持。
燕麦曾是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小麦田中的杂草,在三千多年前被驯化,其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丰富,表现为基因组较大 (12.6 Gb, 6x),具有类似马赛克的染色体镶嵌结构,导致燕麦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进化事件知之甚少,而其二倍体野生种基因数量相似,是燕麦抗逆、适应性状的基因宝库。为此,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研究组刘青团队,采用基因组学技术,组装燕麦野生种基因组序列,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研究结果加深人们对燕麦基因...
2024年首只人工繁育孵化的“国宝”朱鹮,9日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壳。这只朱鹮宝宝在工作人员严谨监测和细致呵护下,破壳过程顺利,健康状态良好。今年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已配对28对朱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