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学 >>> 大气环境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环境学相关记录270条 . 查询时间(2.573 秒)
2017年10月12日,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副教授林岩銮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揭示《全球气候模式美国中部干暖偏差原因及对未来预估的影响》(Causes of model dry and warm bias over central U.S. and impact on climate projectio...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康世昌团队与兰州大学和圣路易斯大学等合作研究成果以Surface ozone at Nam Co in the inland Tibetan Plateau: variation, synthesis comparison and regional representativeness为题发表在Atm...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谢品华课题组在大气N2O5探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工作在线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谢品华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合作,探究适用于我国大气环境的N2O5高反腔探测技术。谢品华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腔衰荡光谱技术基础上,研发了一套N2O5腔衰荡探测系统(CRDS),于2016年2月20日至...
2017年9月16日晚,2017年度“求是科学家奖”在复旦大学揭晓。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赵纯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孙林峰教授等10位青年学者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此外,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陈十一和哈佛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谢晓亮获得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2017年8月31日晚上,来自密歇根理工大学吴世亮教授为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全球变化与大气污染》的学术讲座。吴世亮博士,生于1975年,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于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3和2007年先后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密歇根理工大学就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化学、大气污染控制、及全球气候变化。
日本熊本县立大学环境共生学部张代洲教授于8月20日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参观访问,并就大气科学研究的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座谈。张代洲教授于1983-1994年攻读并获得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起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留校工作;1999年开始在日本熊本县立大学环境共生学部任教,主要从事大气物理学、气溶胶物理和化学特性等相关研究。
城市地区有机和黑碳气溶胶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全球变化、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焦点。近日,我校大气环境中心章炎麟教授、中科院大气所LAPC傅平青和孙业乐研究员等联合瑞士和日本等研究机构,通过气溶胶不同含碳颗粒的微量放射性碳(14C)测定和气溶胶高分辨质谱等手段揭示了北京PM1.0中含碳气溶胶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在有机气溶胶来源研究上取得了突破进展。研究成果“High Contribution of No...
应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王格慧研究员于7月5日访问城市环境研究所,并做了题为“我国北方冬季灰霾期硫酸盐形成机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在我国雾霾和伦敦烟雾事件期间大气硫酸盐气溶胶的形成机制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报告精彩纷呈,令大家受益匪浅。
应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的邀请,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张人一教授于7月5日访问城市环境研究所,并做了题为“中国灰霾成因”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自己在大气细颗粒物形成机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同时做了“科技论文写作”的报告,分享了自己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心得。报告精彩纷呈,令大家受益匪浅。在城市所期间,张人一教授还访问了卓越中心大气观测超级站等平台,并与...
应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的邀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裴有康教授(David Y. H. Pui)于7月3日访问城市环境研究所,并做了题为 “Filtration Solutions to Mitigate PM2.5 Pollutants in Urban Air”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自己在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综合系统(HSALSCS)的最新进展,并表达了对未来建立绿色社区(Green...
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为首的国际团队经过10年的潜心研究,在中太平洋(Niño 4区)厄尔尼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目前全球最长的年分辨率的818年中太海表温度(SST)变化序列,它对分析未来热带太平洋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全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过去800多年中,最近20余年Niño 4区SST显著升高、变率增加、ENSO活动加剧。研究成果以Article...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易通过大气传输到达偏远地区并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沉降的半挥发性有毒物质。监测大气中POPs的时空分布有助于研究POPs的大气传输特征、路径和环境过程。在偏远地区,廉价、易于操作且具有较长采样周期的大气被动采样器(PAS)是监测大气POPs的首选工具。但是,在高山或高原环境下,多样的地表状况和多变的气象条件往往会引起较大的PAS采样误差。
沙尘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组成,具有很强的环境和气候效应,一直是国际大气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过程频发,矿物气溶胶在输送过程中与人为二次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可明显改变其理化特性和外部形貌,进而增加了其气候效应的评估的不确定性。
大气降尘是空气中悬浮的气溶胶组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到地面的粉尘物质。大气颗粒物是大气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根据空气动力学直径大小将其划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粒子(PM2.5)等。大气降尘与大气颗粒物能显著地改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极为严重的潜在危害,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的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成员任南琪院士、李一凡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乔丽娜与国外学者联合研究成果《中国及全球大气中溴代阻燃剂BDE-209污染水平、气粒分配及长距离传输规律研究:大气中的BDE-209真的是通过颗粒物的长距离传输进入北极的吗?》近期发表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著名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