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学 >>> 大气环境学 水体环境学 土壤环境学 区域环境学 环境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学相关记录1191条 . 查询时间(0.812 秒)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的活跃碳库。探究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然而,土壤有机碳组成复杂,不同分子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环境行为(如与土壤矿物的交互作用)存在差异,其周转及对增温的响应也不同。传统观念认为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木质素较难降解、周转较慢,而新观念认为环境因素而非化学结构决定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周转速度,但缺乏直接证据。
近日,天津石化完成循环水水质分析系统数据嵌入工业水信息管理平台工作,实现水质分析数据共享全覆盖。
城市土壤具备净化水气、改善景观、支撑生物多样性等诸多生态功能。城市土壤动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的土壤动物也是城市土壤健康的体现。但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伴随密集的人口活动、紧缩的城市空间和不断转变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城市土壤动物栖息地丧失,造成城市土壤动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严重制约了城市生态健康。然而,人们对城市化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仍知之甚少。
城市土壤具备净化水气、改善景观、支撑生物多样性等诸多生态功能。城市土壤动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的土壤动物也是城市土壤健康的体现。但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伴随密集的人口活动、紧缩的城市空间和不断转变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城市土壤动物栖息地丧失,造成城市土壤动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严重制约了城市生态健康。然而,人们对城市化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仍知之甚少。
在人口密集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关系人群健康,大气污染物检测十分重要。PM2.5因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大气环境质量检测指标。分析PM2.5的主要成分并解析其来源、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是人口密集型城市控制PM2.5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近日,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金军教授团队在PM2.5来源的指示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提出长链正构烷烃可作为有...
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与海洋沉积、冰芯和石笋并列构成了国际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四大支柱,是研究过去260万年以来亚洲气候演化历史与全球变化的宝贵材料。国内外学者在刚开展中国黄土研究时就已经注意到了黄土层L9和L15是整个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粒度最粗的层位,然而其与全球气候的联系仍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泥炭地占世界3%的陆地面积,蕴藏了总量30%的碳和10%的氮元素。但是大约10%-20%的原始泥炭地被人为排水作为农业和工业用地。作为世界最大高寒泥炭地,四川若尔盖泥炭地自20世纪50-70年代起,已有约40%的原始泥炭地被人为排水用作牧场,长期排水造成泥炭地土壤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又因为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目前尚未证实长期排水对土壤氮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有何种影响。本研究利用连续流动...
2023年3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王风贺副院长带领近30余名本科生参加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郝艳芬助理研究员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Novel brominated and 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 in the atmosphere of Fildes Peninsula, West Antarctica: Continuous observations from 2011...
海洋中铀储量约45亿吨,是已探明陆地铀资源的近千倍,从海水中高效提取铀将助力核能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核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含铀废物因其放射性和化学毒性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所以,从战略资源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角度出发,亟需发展稳定、高效、绿色的提铀技术。光催化法能够将U(VI)还原为U(IV),进而实现水体中铀的高效分离和提取。然而,光催化反应强烈依赖于太阳光驱动,当光照停止时,铀的光催化还原无法进...
为促进大气环境化学研究所以及全院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2023年3月10日,在闫才青和张玉强教授的联合主持下,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顺利举办了“山海致青”论坛第二次学术报告会。张吉、王宇佳和齐安安三位研究生同学在本次论坛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2023年3月13日,首届“广东省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我院兼职教授毛磊教授(Jean Louis Joseph Morel)获此荣誉。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FESE)期刊于近期公布2023青年编委会名单,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张玉强教授入选。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一环。土壤碳主要来源于植物根系碳输入(Iroot),但相当一部分Iroot进入土壤后会通过根际微生物呼吸、淋溶和动物啃食等过程快速流失(Iloss),从而限制植物根系碳输入对长期土壤固碳的贡献,如何定量估算这两个变量对于全面了解土壤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全球尺度的研究结果还很少。
2023年3月1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王焕钦研究员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发表了题为“Review on recent progress in on-l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atmospheric pollution source emissions in China”的综述文章。文章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