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空间探测器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空间探测器相关记录161条 . 查询时间(4.422 秒)
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制的“在轨精细成型装置”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轨成功开展了陶瓷/金属软物质材料精密太空制造技术验证。本次试验突破以往太空制造中以丝材为主的材料体系,首次将立体光刻3D打印工艺应用于陶瓷/金属软物质材料,成功将在轨制造精度提升至微米级。
2020年5月24日电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2016年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批准立项,计划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即2020年首次独立自主开展火星探测。当前,我国正按计划推进该项航天重大工程,瞄准今年7月将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2020年5月5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第一次飞行任务,期盼已久的中国空间站建造大幕终于拉开。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
2020年5月5日乘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升空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这两天在太空里可没闲着。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飞船在轨完成了一项高速局域网试验,未来可以让航天员享受到“智能家居”一样的太空生活。据悉,此次完成试验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星载原型系统”,简单说就是科研人员在飞船上搭建了一个高速局域网,将各个系统联通了起来。试验过程中,该系统完成了时钟同步、多源数据采样、高清图像传输等功能...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
近日,空间与环境学院符慧山教授团队首次探测到了静电孤立波的内部结构,发现其中的电子分布函数没有明显变化,电子和离子没有明显的加速特征。这与之前人们普遍预期的“强烈电子加速”不一致,挑战了人们对静电孤立波的传统认识。该成果以“First Measurements of Electrons and Waves inside an Electrostatic Solitary Wave”为题发表于物理学...
2019年12月19日,在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副市长隋振江共同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间科学实验室揭牌。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共同主持会议。会上,相里斌副院长对组建空间科学实验室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高起点组建实验室,建设目标要进一步提高占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
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搭载天琴一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冲上云霄。升空10多分钟后,天琴一号卫星与运载火箭顺利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颗由国家立项、面向未来引力波空间探测的技术试验卫星,其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酝酿近20年、正式提出5年多的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正式进入“太空试验”阶段。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方案距离实现又推进了一步。
近日,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最终评定结果正式出炉。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强的“大气气溶胶遥感和探测”项目获得此项基金资助。李正强担任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兼任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大气遥感和环境探测研究,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分重大专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德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10余项。...
由地空学院宗秋刚、邹鸿团队申请的三项发明专利《一种中能电子探测器一体化设计探测探头》、《星上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空间粒子探测器》和《空间粒子探测器及其星上数据处理方法》已于近期获得授权。图1为发明专利的授权书。截止目前,宗秋刚、邹鸿团队研制的“成像电子谱仪”项目已获得了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具体如下表所列:
2019年9月29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北斗/GPS双系统兼容掩星探测仪——风云三号C星 GNOS(以下简称 FY-3C GNOS)将迎来在轨运行六周年。六年来,FY-3C GNOS 在轨持续为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提供高时效、高质量的掩星数据产品,在延寿运行的两年中,各项性能指标均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FY-3C GNOS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2013年9月23日,风云三号C星(FY-3C)...
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国际战略新兴技术,量子信息领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其核心元器件技术受到国际禁运的影响。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是量子调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核心部件,也曾在国际禁运之列。
俄罗斯“联盟MS-14”飞船24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失败,搭乘飞船的太空机器人未能如期登上空间站。据介绍,失败原因是空间站上的辅助对接设备发生故障,飞船将于26日尝试第二次对接。按计划,“联盟MS-14”飞船应于莫斯科时间24日8时30分(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监控下完成自动对接。俄国家航天公司的直播画面显示,对接时刻临近时,飞船一度飞抵距空间站约90米的位置,但飞船在悬停片刻后逐...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会东博士、刘颍研究员和朱蓓博士等人研究了2017年9月10日爆发产生的EUV波及其CME驱动激波在日冕中的传播特征。通过分析“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日地关系天文台”A星(STEREO-A)、“太阳和日球天文台”(SOHO)等探测器的成像数据,从太阳的相反两侧观测到了该EUV波被太阳北极和南极的冕洞传输和加速的现象,并发现该EUV波在传播过程...
中国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7月22日表示,目前中国已与欧洲航天局、俄罗斯航天局初步达成共识,将共同牵头探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工作。第四届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会议7月22日至24日在珠海举行,会议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会上表示,经过与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以及其他国际同行的充分交流,正在提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倡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