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记录394条 . 查询时间(2.24 秒)
无袖带血压监测由于其舒适且实时监测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柔性传感器由于质量轻、柔韧性好等优点,通常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以监测人体生理参数。近日,我院刘平副教授利用基于导电聚合物PEDOT:PSS的电学、力学改性制备出一种超灵敏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并成功应用于血压的实时检测,为柔性传感器在医疗电子领域的应用提供解决方案。相关成果以“An ultra-sensitive flexible resisti...
2023年3月27日,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提供商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来自全国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5216名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上榜。这些学者的研究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我院先进半导体器件与光电集成实验室的罗林保教授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成功入选该榜...
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青年教师发展中心于3月22日下午举办了“相伴集成电路发展60年:一位清华、斯坦福教师的回顾与展望”分享会,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余志平教授做60年教学科研生涯的经验分享,20余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分享会。分享会由中心副主任程然老师主持。
2023年3月1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牵头举办,其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终选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35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对30项候选科学进展进行网上投票,最终,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入选。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宋志棠、朱敏团队的“新原理开关...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图像传感及信息处理课题组的张钊研究员等研制出一款极低电压、低抖动低功耗频率综合器芯片。相关研究成果以题目为“0.4V-VDD 2.25-to-2.75GHz ULV-SS-PLL Achieving 236.6fsrms Jitter, -253.8dB Jitter-Power FoM, and -76.1dBc Reference Spur”...
题目:2023年广东省毫米波与太赫兹重点实验室专业系列讲座。时间:2023年4月14日(周五)下午15:00-18:00。地点:五山校区逸夫人文馆报告厅。主讲人:陆贵文、梁国华、黄衡。
题目:微波工程技术与我们的未来生活。时间:2023年3月10日(周五)下午12:30-14:30。地点:国际校区C1-b115报告厅。主讲人:薛泉。
2023年3月6日下午,荣耀召开Magic5系列新品发布会,展示了包括荣耀Magic5至臻版在内的多款新机。据荣耀手机官方微博日前消息,荣耀此次推出的Magic5系列将全球首发自研荣耀C1射频增强芯片。
根据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的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公报,化学所牵头完成的项目“高迁移率分子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晶体管器件的基础研究(完成人:刘云圻、于贵、郭云龙等)”获得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未来的诸多高新技术应用和重大科研项目都迫切需要高性能、低成本、小型化的窄线宽激光,这些应用领域包括未来自动驾驶普及可能采用的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低轨道卫星网络使用的相干激光通讯,即将开展的太空引力探测,以及量子信息等。成熟的窄线宽固体和光纤激光在过去10年间线宽停留在kHz量级,体积大成本高,无法满足上述经济发展和科研项目对激光性能、成本和体积提出的更高要求。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日在北京调研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刘鹤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集成电路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关系国家安全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也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在局部已形成了很强的能力。尤其是我国拥有庞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是市...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郭宇锋教授、蔡志匡教授团队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了一款基于相位误差自动校正技术的快速启动晶体振荡器芯片,该款芯片实现了大频偏注入条件下的快速启动,突破了对注入信号频率精度的严格限制,相关成果以“A 16MHz XO with 17.5μs Start-Up Time under 104ppm-∆F Injection ...
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消息,近日,中国电科46所成功制备出我国首颗6英寸氧化镓单晶,并表示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2023年2月21日,中国电子学会公布电子信息领域最高奖项——“2022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授奖名单,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郭宇锋教授牵头,联合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高能效宽频段通信基站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积极响应国家电子信息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促进电子信息学科发展及学术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学会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中国电子学会2023年计划继续开展众多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领域将涵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元宇宙、区块链、5G/6G、虚拟现实、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等热点及前沿领域,也将覆盖微波、天线、雷达、通信、信号处理、信息论、太赫兹、导航、机械电子、超导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