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学工程相关记录5033条 . 查询时间(3.87 秒)
2024年1月29日前,中国科大吴文彬教授、王凌飞教授团队与西北大学司良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制备了一种广谱高效的新型超四方相水溶性牺牲层材料Sr4Al2O7,可用于制备多种高质量自支撑氧化物薄膜。成果以 “Super-tetragonal Sr4Al2O7 as a sacrificial layer for high-integrity freestanding oxide membra...
2024年1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耿旭辉研究员、关亚风研究员团队研制的单/双通道全海深11,000米级原位微生物、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和叶绿素荧光传感器,于2023年10月28日至2024年1月12日在探索一号菲律宾海公海科考航次中搭载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深渊原位科学实验站,在菲律宾海沟开展海试,进行了5次海底试验...
土地利用/覆被(Land use / land cover, LULC)是生态环境的主要塑造者,利用遥感技术对LULC进行动态监测,定量提取LULC变化信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地球系统能量平衡的重要研究内容。 
2024年1月26日,中通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PolyseqOne和首台国产场发射透射电镜TH-F120相继发布,这标志着生物物理所科技成果转化在高端科学仪器研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1月16日,普译生物发布了公司首款中通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PolyseqOne以及配套芯片和试剂盒,该测序系统为长读长测序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1月20日,首台国产场发射透射电镜TH-F120在广州生物岛实验室发布。这标...
组织工程的目的是构建具有生理功能的组织和器官,用于修复人体的疾病和缺损。由于体外构建的组织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血液供应系统,只有皮肤、软骨和骨组织工程产品应用于临床。科学家已经成功打印出人工心脏、肝脏、肺、肾等组织器官,但人工微血管网络尤其是毛细血管网络(管径为 6~9μm)打印始终是组织工程中一个难题和瓶颈。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微纳米工程实验室李家文副教授课题组提出适用于三维毛细血管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周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教授王泉明团队合作,在溶液中实现了金属团簇>99%量子产率的近红外发光,并揭示了其三重态发光机制,解决了这一方向的难题。2024年1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以Near-unity NIR phosphorescent quantum yield from a room-temperature solvated metal nanocluster为题,发表在《科...
2024年1月22日,Nature杂志发布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在大片段DNA插入技术版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成果入选。这七项技术涵盖了“用于蛋白质设计的深度学习”、“大片段DNA插入”、“脑机接口”、“超级分辨率”、“细胞图谱”、“3D打印纳米材料”和“深度伪造检测”等前沿方向。
2024年1月23日,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项勇刚教授带领的有机光电材料研究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Sequential Oxidation/Cyclization of Readily Available Imine Linkages to Access Benzoxazole-Linked Covalent Organic F...
2024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在构筑兼具高容量、高倍率的二维单晶钴酸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制出一种超薄二维单晶钴酸锂正极新材料,提升了其平台容量、首次充放电库伦效率及循环稳定性等,并进一步组装出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电池型超级电容器。
2024年1月18日,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下简称“硬线项目”)45千瓦(kW)电子束流收集桶在一号井设备安装厅B5层顺利安装落位。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硬线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丁浩主持安装落位仪式。硬线项目常务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施尔畏,硬线项目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以及经理部成员,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相关人员,设备承制单位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总裁邵建明、总经理邓建国,中...
2024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水下湿插拔连接器研制”验收会顺利召开,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崂山实验室等单位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套光电复合型水下湿插拔连接器顺利完成验收。验收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突出,成熟度高,满足了深海应用要求,解决了水下湿插拔连接器的瓶...
相干性和隧穿效应在量子现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隧穿事件中,粒子在势垒中所需的隧穿时间一直存在着争议。当涉及多粒子过程时,这个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当多粒子在势垒两侧来回隧穿时,其量子相干时间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物理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微纳光学与技术课题组王沛教授和鲁拥华副教授在精密位移的光学感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设计了一种光学超表面(metasurface,将二维平面的位移信息映射为双通道偏光干涉的光强变化,实现了平面内任意移动轨迹的大量程(百微米量级)、高精度(亚纳米)的非接触感测。研究成果以“High-precision two-dimensional displaceme...
近日,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黄维院士、王建浦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环境友好型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一步旋涂法实现了大面积外延生长的高质量锡基钙钛矿薄膜,突破了传统外延方法在大面积器件制备方面的局限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与材料组成和结构一样,尺寸(维度和尺度)同样可以调控材料性能。例如,2010年和2023年的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分别授予二维材料和胶体量子点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凸显了材料维度和尺度的重要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