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病毒学 >>> 病毒生物化学 分子病毒学 病毒生态学 病毒分类学 病毒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病毒学相关记录1330条 . 查询时间(2.875 秒)
2024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陈义华研究团队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团队和微生物研究所吴边研究团队合作在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β-d-manno-heptoses are immune agonists across kingdom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多种NDP-甘露庚糖是跨界分布的免疫激动剂,拓展了NDP-甘露庚糖分布的广泛性和种类的多样性,为后续研...
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参与转录调控、RNA加工、DNA损伤修复以及机体免疫等重要的生命过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蛋白家族,负责催化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植物中PRMT通过基因转录以及转录后调控,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等。然而关于PRMT是否参与植物抗病还知之甚少。siRNA介导的抗病毒基因沉默机制在植物对病毒防御过程中发挥着普遍的作用。在植病与病毒之间的...
2024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莉莉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Insect-transmitted plant virus balances its ver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regulating Rab1-mediated receptor local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植物病毒侵染介体昆虫卵巢后,通过反馈抑制...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教授贺晓鹏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基于荧光多肽的传感阵列,可准确实现新冠病毒的突变体区分。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2024年7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蔡宇伽团队与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S?ren R Paludan团队联合,利用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技术,发现了神经元细胞特异表达的TMEFF1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对单纯疱疹病毒(HSV)存在显著的限制作用,首次报道了一种独立于干扰素系统的、神经元独有的抗病毒因子,为大脑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
2024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邓菲/沈姝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昕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了题为“Thrombocytopenia in SFTS due to platelets with altered function undergoing cell death pathways”的研究论...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继续在美国蔓延,已出现了“牛传人”病例。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7月12日通报,科罗拉多州疑似有3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相关样本已送该中心进一步确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璞、高光侠、张立国合作团队近期揭示EBV(Epstein-Barr Virus)致癌蛋白LMP1的组装与激活机制,该研究中发现的新机制和新界面有望助力LMP1靶向干预策略的开发。相关论文2024年7月11日发表于《细胞》。
手性多羟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如polyphenol、emblirol和glycerol类天然产物都具有手性二醇及三醇骨架,这些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抗癌、抗菌、抗糖尿病、雌激素、抗炎、抗血栓、抗病毒、抗单纯疱疹病毒、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特性活性。因此,发展通用型的方法来实现手性二羟基酮和三醇类分子的合成是有机化学领域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目前文献当中尚不能实现反式二羟基酮的催...
2024年7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璞/高光侠/张立国合作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ssembly and activation of EBV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EBV关键致癌蛋白LMP1自组装和组成性激活的分子基础,发现LMP1以一种全新且与此前猜测完全不同的机制进行寡聚自组装,并通过巧妙方式高效招募下游因子,从而激活...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猪病研究室研究员翟少伦团队与复旦大学研究员张荣团队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在猪盖塔病毒鉴定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微生物学谱》(Microbiology Spectrum)。
2024年7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宿主抗病毒感染与免疫生物学创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unveils nitazoxanide as a potent PRRSV inhibitor by targeting NMRAL1”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药物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
《自然》2024年7月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美国牛群中传播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表征揭示了该病毒在哺乳动物中的感染和传播特征。
2024年7月5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林金钟博士应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佘群新教授的邀请,做客“山海知微”系列论坛,作了以“Type III CRISPR-Cas: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d regulation by anti-CRISPR proteins(III型CRISPR-Cas及其抗CRISPR蛋白的分子机制研究)”为题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佘群...
CRISPR-Cas系统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强大基因编辑工具,广泛分布于细菌和古生菌中,有效抵御外源DNA的入侵。作为反击,病毒进化出了anti-CRISPR蛋白(Acr),抑制CRISPR-Cas系统的活性。目前,科学家们已发现近百种Acr蛋白,这些蛋白通过多样化的机制发挥功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