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6-18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358条 . 查询时间(1.969 秒)
一株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百日菊2016年1月20日成了明星,非但如此,它还极有可能以“第一朵太空花”的名号被载入史册。这条消息是身处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发布的,之后立即引来大量的转发和评论。由其发布的一张橘黄色百日菊的照片也迅速成为了热门。
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规定为中药材金银花的唯一植物来源。然而,中国历史及传统上作为中药金银花流通及使用的忍冬属植物却不限于此。其中,灰毡毛忍冬(L. macranthoides Hand.-Mazz.)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与中医制剂中一直作为金银花使用。尽管灰毡毛忍冬也被编入《中国药典》,但其被归入“山银花”,而各种中药配方一...
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叶宏等完成的“一种植物体内铁元素染色方法”近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水合氯醛试液为常用化学透明剂,它能迅速渗透入组织,还可以使干燥收缩的细胞迅速复原,并能溶解大多数细胞内含物,使细胞清晰透明。然而,水合氯醛透明剂能否用在Perls铁染色中,以此替代费时费力的切片,此前尚未有相关报道。
由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刘仲健教授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绘制出药用铁皮石斛高质量全基因组基因图谱,在药用开发研究方面取得成果,2016年1月12日《自然》子刊《科学报告》公开刊发这一世界兰科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领域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物种的形成过程就是生殖隔离(Reproductive isolation, RI)不断加强,直至达到完全RI的过程。一般RI分为两个阶段:即合子前隔离(Pre-zygotic RI)和合子后隔离(Post-zygotic RI),并且隔离强度具有时序性。尽管国外研究者对于不同物种的生殖隔离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这些植物类群主要集中在草本植物中。至今尚未...
应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化学生态学研究组组长谭垦研究员的邀请,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医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系Matthew Webster教授于2016年1月3至9日访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植物激素是极其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研究较为清楚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乙烯、油菜素甾醇(BR)和独角金内酯(SL)均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能以极低的浓度在多个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逆境胁迫反应中起作用。过去20-30年里科学家对经典植物激素的受体和信号转导途径已有较为清楚的了解,近年来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的研究日渐增多。特别是中国科...
2015年12月22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刘宏涛课题组题为Cryptochrome 1 interacts with PIF4 to regulate high temperature mediated hypocotyl elongation in response to blue light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两...
近来,美国的分类学期刊Novon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系统与进化植物学课题组博士李新伟及其合作者发表的文章《陕西羽叶报春的新模式》,这标志着消失100多年的陕西羽叶报春在湖北确立了模式标本新替身。
2015年12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泛喜马拉雅植物综合考察和植物志编研项目在北京发布阶段性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发布会并讲话。张亚平表示,该项目为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的清查和合理开发利用都有重大意义。
2015年12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张琼副研究员、黄宏文研究员、刘春燕博士生、钟彩虹研究员、龚俊杰研究员共同发明的“用于猕猴桃杂交群体雌雄性别鉴定的SSR分子标记A003(ZL 201410523043.8)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应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群落构建与物种共存青年科学家小组的邀请,英国爱丁堡大学Calum Brown博士于2015年12月4日至8日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空间统计与建模培训班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西南河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十大热点地区之一的横断山区的基带。从外貌上看,河谷地带植被稀疏,多为萨王纳植被、马基植被,但植物种类相当丰富,其中特有种所占的比例非常高,还有相当数量的古老孑遗种和热带植物成分,如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贯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delavayi)。河谷地带独特的地形和气候,使得很多热带植物和一些古老孑遗种类在此得以保存,并演化出一些适应...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为一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研究组对该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功能开展了近20余年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五味子降三萜(Schinortriterpenoids,SNTs)方面的研究,不仅拓展和丰富了五味子科三萜化学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具原创性的发现之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馆长胡光万等人在经过长期研究后,确认一种形态独特的黄精为黄精属中从未记载过的新种类。对该新种进行描述的文章近日正式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