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地理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地理学相关记录149条 . 查询时间(2.069 秒)
物种复合群(species complex)是一些亲缘关系较近、表型差异较小的物种所构成,常包含可能未被描述的物种,或称隐形种(cryptic species)。由于物种复合群的形态性状相似,物种分布信息不太清楚等因素,使得复合群的物种数目及物种界定难以确定。通常、这样的物种复合群常出现在物种丰富的分类群中和物种多样化中心,如中国西南山地列当科马先蒿属(Pedicularis L.)植物存在不少物...
青兰属(Dracocephalum L.)隶属于唇形科荆芥亚科,分布于北温带,共约70种。该属植物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中亚及西亚的草原荒漠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境与气候类型下发生了强烈的物种分化,正是解释上述地理分布格局的理想植物类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与演化”专题攻关组通过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共收集了来自东亚、中亚、欧洲、北美共15个国家的66个青兰属物种,利用叶绿体序列(rpl32...
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优先保护区域,对其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认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自华莱士线提出以来,东南亚一直吸引着众多生物地理学家的目光。中南半岛隶属于东南亚的北部地区,同中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相邻,南部以克拉地峡为界与巽他生物亚区相接,致使中南半岛成为中国热带亚热带与东南亚地区生物联系的过渡地带。目前对中国亚热带植物地理研究比较多,但鲜有研究工...
2022年3月23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段磊博士荣获2022年度哈佛大学胡秀英奖。过去三年,华南植物园段磊博士、陈红锋研究员、AJ Harris副研究员,以及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文军研究员合作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豆科香槐族(Cladrastideae)的论文,涉及了该族的分类、分子系统发育框架与时空演化历史的探讨。该研究也与阿诺德树...
砷对人体有毒,也是农田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威胁农田系统健康和农产品安全。砷存在着多种化学形态,以往主流认识多集中在无机砷和甲基砷两类形态。而2022年来,研究者在地下水、热泉、稻田、人体尿液中检测出了甲基巯基砷类的化合物。由于巯基砷化合物缺乏标准物质,且形态检测分离需要耐高盐高碱的色谱装置、以及分析时间长等分析瓶颈问题,仅在国外极少数实验室建立了分析方法。
为落实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工作,2022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行纪念张肇骞院士逝世50周年座谈会。园领导魏平、任海、叶清、徐海及部分老同志、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等30余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海主持。
2021年12月30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简曙光研究员和武汉植物园张全发研究员主编,中国、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的植物学工作者参与编写的《吉布提常见植物(中英文)》近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生物入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目前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2014年开始,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资助下,我国开启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的编研。经过近5年的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志书编写,日前,一套包括68科224属402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共5卷的《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1年11月3日获悉,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中心王发国、邢福武研究员等主编的《翁源青云山珍稀植物》一书,近日由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得到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综合调查研究等项目的资助。
葱属(Allium)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其中不少种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和调味品,如洋葱、大蒜、红葱、葱、火葱、韭、宽叶韭、韭葱、藠头等,多数具有特殊的葱蒜气味,是人类重要的蔬菜、药用、园林园艺植物资源。葱属植物共50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部分种类零星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中亚和地中海地区的种类最为丰富。中国有葱属植物100余种,其中近50%为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
物种扩散是塑造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生态和进化过程。植物类群的扩散通常是通过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散布来实现的,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诸如风、水流及动物等非生物或生物媒介的参与。植物与种子传播者的协同演化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家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目前,围绕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开展的植物与传播者间的协同演化已有大量研究,但对无脊椎动物在植物种子传播及时空分布格局中扮演的角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水生植物莲适应不同纬度地理气候而分化为具有不同性状特征的两个生态类型:地下茎细长不膨大的热带莲和地下茎膨大的温带莲。温带莲地下茎膨大成藕是其进化过程中重要的表型创新,膨大的地下茎储存大量淀粉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温带莲顺利越冬。虽然通过转录组学得到了一些参与莲藕膨大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但基因调控变异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尤其是两类莲的顺式调控变异(如基因启动子区)。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ASE)分析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红亮研究员在总结过去二十余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Canopy clumping index (CI): A review of method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文章全面综述了全球聚集指数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1)关于植被聚集指数的地面实测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有限长度平均法和间隙...
高黎贡山是中国和缅甸的分界山脉,北接青藏高原,南连中南半岛,东临怒江-萨尔温江,西靠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是我国南亚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中缅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缅甸母亲河伊洛瓦底江和怒江的垂直切割塑造了高黎贡山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造就了其独特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仅占中国陆地面积的0.36%,却分布有我国约17%的高等植物和20%的哺乳动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元明研究员团队,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两种不同生活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包括一年生短营养期植物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hinchum)和一年生长营养期植物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通过野外原位模拟不同积雪覆盖处理,探究其对不同生活型荒漠草本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