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生态学相关记录555条 . 查询时间(2.281 秒)
为刺激偏远山区的经济发展、脱离贫困,修建道路一直被认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优选方案;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但是,道路的修建及运营必然会通过形成边缘效应,促进更多杂草类物种定居,损害对自然栖息地有依赖的物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影响山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价值。已有研究发现,路边群落通常更有利于非本地物种的定植和生长,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将进一步改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山区道路为广布性物种的扩散提供了通道...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本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
高寒沼泽化草甸是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在维持高寒地区生态平衡、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降水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这将会大幅度影响高寒沼泽化草甸生境,进而改变碳排放规律,影响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然而,关于降水格局变化如何影响高寒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碳排放的研究还很匮乏,对其作用机制的理解还不清楚,严重制约了人们认识和预测气候变化的生态后果和据此采...
2021年11月3日获悉,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中心王发国、邢福武研究员等主编的《翁源青云山珍稀植物》一书,近日由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得到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综合调查研究等项目的资助。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频繁的人类活动已成为改造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影响显著。自人类世以来,高强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破坏,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下降和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损等问题。地球自然环境正处在史无前例的恶化之中,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人类面前的共同挑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景观生态研究组研究...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这是中国主办的高规格、多边国际环境会议,也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COP15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和路径,以扭转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局面,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振英研究组以中国北方荒漠盐生植物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为实验材料,系统研究了异型种子萌发/传播策略的母体效应适应机制。研究通过为期三年四代的原生境控制实验,从F0→F1→F2直至培育出F3代种子。通过比较不同母体环境下异型种子的成株特性、繁殖分配、种子大小、异型种子比例等性状,研究发现,当世代长期处于盐胁迫环境时,植株更趋向于产生休...
2021年10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三批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入选名单的通知》(林科发〔2021〕94号)。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花立民教授负责的“草地啮齿动物危害防控”团队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及鼠害防控研究是甘肃农业大学草学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目前已获批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省草地啮齿动物危害防控协同创新团队。
2021年9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崔振岭教授课题组在《Global Change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valuation of variation in backgrou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A new global synthesis integrat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soil and ma...
近30年来,快速的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显著改变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季节动态,从而对高寒生态系统生产、生态功能以及牧民的生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卫星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研究植被物候动态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揭示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然而,由于缺乏长期野外观测的证据,卫星遥感NDVI数据在“捕捉”植被物候长期变化方面的效率仍待进一步探讨。同时,气候变化常常导...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和生态环境部联合组织,在Nature刊登了一系列报道,宣传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进展,其中特别报道了由植物所马克平研究组主导和参与的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方面的3项代表性成果。
近日,以中南民族大学生科学院为牵头单位开展的边疆地区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项目取得新进展,青藏地区科学考察成果、中南民族大学刘虹和罗琳两位老师主编的生物多样性系列丛书——《滇藏线动植物与生态环境图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继2011年以来,由中南民族大学生科学院牵头,联合西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多所科研院校出版的“青藏地区生命发现之旅专题丛书”第二本专著,第一本《新藏线动植...
全球变暖对于植物生态系统以及作物产量具有重大影响,而植物通过生理以及发育的变化响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在温和高温条件下,植物的下胚轴以及叶柄伸长,叶子偏下性生长,提早开花等过程统称热形态建成。生物钟是内部计时器,确保植物在各种环境中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那么温度升高后生物钟如何调控植物生长呢?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近年来大气温度不断升高,极端高温事件频发,不仅会影响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还可能打破竞争、捕食、寄生等种间关系的平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少研究认为,目前的气候变暖趋势很可能加剧植食性害虫的为害,促进其种群增长和地理扩张,进而增加虫害爆发频率,严重威胁农业生产。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害虫治理手段,以昆虫介导的生物防治显然也在经历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温度...
应SCI期刊Water(ISSN: 2073-4441)编辑部的邀请,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刘建教授受聘担任期刊的学术编委(2021年8月起),参与"Biodivers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Aquatic Ecosystems"方向的学术编辑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