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古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古生物学相关记录1442条 . 查询时间(3.422 秒)
2022年3月10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北地质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选。其中,由南京古生物所领衔完成的三项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罗平生物群野外站)成功入选(图1)。同时入选的有李四光纪念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等知名科普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
近年来,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闫德飞教授团队致力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的鱼化石和植物化石研究,于2017年报道了目前时代已知最早的裂腹鱼类(schizothoracines)化石并建立裂腹鱼亚科一新属:古裂腹鱼属(Paleoschizothorax)。该论文第一作者、地矿学院研究生杨涛凭借此项研究于2019年获得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
苔藓植物是维管植物的姐妹类群,包括苔类、藓类和角苔类,全世界约有2.3万种,是陆地植物中物种多样性仅次于被子植物(约有30万种)的第二大类群。苔类植物可能起源于晚奥陶世,目前最早的苔类大化石发现于美国纽约州中泥盆世。
牙形类的生物地层研究为古生代和三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牙形类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不同沉积环境的地层中赋存着不同的牙形类。因此,研究其古生态属性和时空分布特征是建立高精度生物地层框架的重要前提。
木樨科梣属(Fraxinus)现生6组43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大多数种分布于中纬度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分布于低纬度热带地区。中纬度地区梣属的化石记录非常丰富,与梣属的现生分布区一致,然而低纬度地区的化石记录较少,限制了对梣属在低纬度地区扩散演化的认识。云南早渐新世吕合盆地发现的梣属翅果化石是该属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早的化石记录。通过与现生种和化石种的形态对比,定为新种F. Zlatkoi M...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蒋顺兴副研究员等与临沂大学等单位合作对中国鲲鹏翼龙(Kunpengopterus sinensis)的两件标本开展研究,特别是与翼龙共同保存的团状聚合体,确认其是在翼龙中首次报道的食团。依据食团中的食物残留,推测鲲鹏翼龙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主要以燕辽生物群中的一种古鳕鱼类为食。这一研究于2月7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 B辑》(Philosoph...
为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一百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国际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等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国际著名期刊《英国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邀请云南大学马晓娅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光旭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研究员三位古生物学家主编了一期名为《中国古生物学在生命...
被子植物可以通过花来区别于裸子植物及其他植物,因此,花的相关记录是研究被子植物化石的一个理想代表。然而,花的结构通常过于脆弱,难以保存在化石记录中。这也使得被子植物及花的起源一直是古植物学研究中的争议焦点。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发布了“2020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来自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
豕齿兽(Hyopsodus)属于古有蹄类中的“踝节类”,曾被认为和偶蹄类的起源有关,或与非洲兽类或南美有蹄类有较近的关系。豕齿兽主要分布在北美早始新世到晚始新世的地层中,个体较小,目前已有18个有效种,且材料丰富、标本数量大,种一级的分类繁杂,被称为“分类学者的梦魇”。欧洲和亚洲的豕齿兽材料较少,其中亚洲仅有早-中始新世Hyopsodus的4个种和Asiohyopsodus confuciusi,...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针对西班牙拉里奥哈发现的一些化石足印的分析显示,一些兽脚类物种——两足行走的捕食性恐龙,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的奔跑速度。这一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上,这是迄今计算出的兽脚类恐龙最快的奔跑速度之一。
2021年12月6日,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第七届刘东生奖获奖人名单”。版纳植物园苏涛研究员荣获“刘东生杰出青年奖”。刘东生杰出青年奖是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为纪念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于2009年设立的地球科学领域专业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由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投票评选产生。该奖项旨在激励第四纪或新生代古生物、青藏高原、环境地...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刘俊研究员近年来和国外同行合作,通过仔细分析二叠纪到三叠纪转折时期(距今约2.6亿年-2.47亿年)的全球四足动物记录,最新研究揭示二叠纪晚期(距今约2.58亿年)的全球降温事件以及最末期(距今约2.52亿年)开始的升温事件如何塑造当时的四足动物分布格局。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晔)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5亿年来地质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11月17日,国际刊物《科学进展》发表中外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华南周缘酸性火山大规模喷发导致陆地森林大火蔓延,摧毁了植被系统;火山喷出的气溶胶又让地球忽冷忽热,使多数生物无法适应,最终灭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