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太阳与太阳系 >>> 太阳物理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太阳物理学相关记录106条 . 查询时间(2.125 秒)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块磁场强而温度低的黑暗区域,它的形成和消失往往是太阳磁场演化的结果,因此,它对理解太阳磁场的起源和太阳活动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至今还不清楚太阳黑子是如何从太阳表面衰退或消失的。从观测上,黑子衰退往往和运动磁特征、亮桥等活动现象有一定联系,而它们一般会导致黑子从太阳光球层缓慢消失,此外人们也提出了磁重联可引起黑子快速消失的理论,但是到目前为止观测事例和观测证据还非常少...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以及太阳动力学观测站(SDO)的观测数据,探讨了活动区浮现过程的物理本质。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该项研究工作主要由王金成助理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闫晓理研究员等人合作完成。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将于近期完成新一轮升级改造,向芯部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100秒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科研新目标发起挑战,力争将世界可控核聚变能源研究推向新高度。“万物生长靠太阳,EAST拥有类似太阳的运行机制,因此有‘人造太阳’之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王腾博士说,煤、石油、天然气未来有枯竭的危险,还存在一定的...
2021年2月27日,山东大学“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夏利东教授课题组,携手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50mm白光日冕仪在四川稻城成功观测到太阳白光日冕图像。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结构,根据其光学辐射来源,分为K冕、E冕和F冕三类。其中,K冕为自由电子散射光球的光而形成,E冕为日冕气体离子本身发射谱线的光,F冕则为行星际尘埃粒子散射的太阳光球的光。日冕物质非...
近日,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叶景博士及其合作者的最新数值模拟工作。该工作基于太阳爆发灾变标准模型,发现了磁绳在失稳上升后远离太阳表面依然被强烈地加热的现象及日冕物质抛射(CME)周围相关的波状结构,对CME底部的湍动等离子体特征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解释。太阳爆发是太阳系中最剧烈的活动现象,其中相当于几十亿颗巨型氢弹...
近日,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叶景博士及其合作者的最新数值模拟工作。该工作基于太阳爆发灾变标准模型,发现了磁绳在失稳上升后远离太阳表面依然被强烈地加热的现象及日冕物质抛射(CME)周围相关的波状结构,对CME底部的湍动等离子体特征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解释。
在太阳和恒星物理中,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是恒星(包括太阳)自转如何减慢。自转减慢应由质量损失引起,即恒星风(太阳风)。Parker在1958年提出太阳风的第一个流体模型,但并没有考虑磁场的影响。单纯的质量损失无法解释自转减慢的速率。Weber & Davis于1967年提出第一个磁流体模型(WD模型),在磁场的影响下,角动量的损失率为 为阿尔芬半径,太阳风在阿尔芬半径从亚阿尔芬速变为超阿尔芬速)。阿尔...
太阳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为了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我国科学家将“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极端环境“熔于一炉”。新春前夕,记者走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大科学装置“内核”,从多项尖端科技的突破中感受我国创新的勃勃脉动。
2020年12月17日至18日,紫金山天文台(紫台)第十六期“西天取经”论坛暨太阳射电爆发活动和辐射机制研讨会在紫台仙林园区召开。本期论坛由紫台科研处和青年创新促进会主办,太阳和太阳系等离子体研究团组承办,邀请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谭宝林研究员和陈星瑶助理研究员、新疆天文台唐建飞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沛锦,以及紫台吴德金研究员、宁宗军研究员、张擎旻副研究员、李东副研究员等多位太阳射电领...
尽管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很多地方肆虐,但并未阻止科学家们探究宇宙和自然的脚步,2020年,多项重大科技突破仍纷至沓来,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英国《物理世界》杂志的编辑对该网站上今年刊发的数百篇研究成果进行严格筛查,基于在提升我们对知识或科学理解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对科学进步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以及读者深感兴趣等原则,遴选出了其中最重大的10项突破。
新疆天文台太阳物理研究室副研究员唐建飞等科研人员基于耀斑大气模型,通过讨论库仑碰撞以及感应电场引起的能量损失,研究了电子束沿着耀斑环运动时的能量损失及其对电子束能谱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与其相关的观测效应,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天体物理》月刊(ApJ, 2020,904,1)。太阳高能电子一般由耀斑磁重联或日冕激波加速产生,是太阳硬X射线以及射电辐射的源,硬X射线和射电辐射的观测特征敏感地依赖高能电...
近期,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团组研究员闫晓理等人对活动区NOAA 12740中的暗条精细结构和爆发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这里的暗条(日珥)悬浮在高温稀薄日冕大气中,由相对低温、高密度等离子体和相应支撑的磁场结构组成。一般来说暗条的等离子体温度比周围日冕环境低100倍,密度高100倍。暗条(日面上)和日珥(太阳边缘)为同一活动体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团组闫晓理研究员等人对活动区NOAA 12740中的暗条精细结构和爆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符慧山教授合作,在磁场重联的磁能耗散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MMS(磁层多尺度)卫星高分辨率观测资料,首次发现在磁场重联产生的磁通量绳内部丝状电流中,可发生次级重联并导致磁能的快速耗散。相关结果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0年7月9日上午,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召开。由云南天文台林隽、倪蕾、梅志星、蒙盈等完成的成果“太阳爆发过程中的电磁相互作用”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