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形成与演化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星系形成与演化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5.965 秒)
日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罗煜博士及其合作者针对一类奇特的星系开展了研究,并提出其形成机制。一般来说,宇宙中星系的颜色和形态紧密相关,并呈现两大类分布:大质量星系恒星形成停止导致颜色偏红,并因为拥有较大核球而呈现为椭球形态;小质量星系颜色偏蓝并拥有盘状或者漩涡状形态。而最近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者与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李宗男和李志远教授、浙江大学-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中心的康熙教授及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团组吴优博士等人对热亚矮星与中子星双星系统进行研究,得到了银河系中这类系统的统计性质,并分析了它们在观测上被找到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杂志《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热亚矮星是一类特殊的天体,在赫罗图中位于极端水平分支,它是由一个中心燃烧的氦核和很薄氢壳层构成的恒星。双星演化理论预言了热亚矮星...
近日,国家天文台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程诚和计算宇宙学团组曹潇月领导的合作研究团队对ALMA望远镜观测到的一个高红移被引力透镜化的极亮红外星系 (Ultraluminous infrared galaxy, ULIRG)进行分析,发现这个高红移星系正经历着剧烈的恒星形成过程。借助引力透镜建模,研究者利用星系的[NII]谱线和远红外连续谱的ALMA观测数据重构出该星系远红外波段的形态和速度分布,发现其...
宇宙中神秘的“巨无霸气泡”莱曼—阿尔法团块,是百亿光年外的一种巨大气体云。多年来,天文学家致力于解开其起源之谜。由中外14家单位的学者共同参与的国际研究,揭示了“巨无霸气泡”从何而来,对了解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众多星系如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天文学的迷人之处在于,让我们有机会乘坐“时光机”,来回望137亿年前的早期宇宙,遥望古老星系最初的模样。日前,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学...
近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通过星震学模型精确测定了红巨星KIC 9970396的氦核尺寸及其演化状态。该成果由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博士研究生张昕旖和李焱研究员等人完成。在脉动赫罗图上,红巨星属于类太阳振动的脉动变星。在红巨星阶段,存在一种同...
球状星团是由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颗恒星组成,外貌呈球形的恒星集体。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组针对球状星团中元素丰度异常现象,发现了小质量双星的稳定物质转移的形成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4月出版的最新一期国际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一项由中、美、法、德等8国学者共同参与的国际研究揭示了宇宙中神秘的“巨无霸气泡”莱曼-阿尔法气团从何而来。这项研究对了解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众多星系如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所谓莱曼-阿尔法气团,是一种巨大的气体云。它们像漂浮在宇宙中的巨型肥皂泡,其中充满了气体。这些“巨无霸气泡”体积是银河系的数倍,它们距离地球非常遥远,亮度却可达到太阳的几十亿倍。这些气体云里蕴藏着星系形成与消亡的重要信息。近年来,天文...
亚毫米波星系是一类在小于1毫米波段观测发现的高红移星系,通常具有很高的恒星形成率。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天文观测站赵应和研究员与国内外合作者利用大型(亚)毫米波望远镜ALMA的观测数据,对红移z=4.755的亚毫米波星系——LESS 073中的一氧化碳中阶转动发射线(能级J从7到6,记作J=7-6)进行了细致研究,获得了其中的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性质。该研究成果于4月7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
近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张旭东和钱声帮研究员等人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次型的相接双星,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演化路径,这有助于理解相接双星的形成与演化。大熊座W型相接双星是两子星靠得很近且具有对流公共包层的强相互作用双...
一项由中、美、法、德等8国学者共同参与的国际研究揭示了宇宙中神秘的“巨无霸气泡”莱曼-阿尔法气团从何而来。这项研究对了解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众多星系如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所谓莱曼-阿尔法气团,是一种巨大的气体云。它们像漂浮在宇宙中的巨型肥皂泡,其中充满了气体。这些“巨无霸气泡”体积是银河系的数倍,它们距离地球非常遥远,亮度却可达到太阳的几十亿倍。这些气体云里蕴藏着星系形成与消亡的重要信息。近年来,天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6日发布消息说,该台郭琦研究员科研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共同研究发现,在近邻宇宙有一类特殊的矮星系,在其几万光年的半径内,都主要由重子物质构成,暗物质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这一重要发现与目前在标准宇宙学模型下的矮星系形成理论预言相违背,从而对暗物质的本质提出质疑,也对经典的矮星系形成理论提出挑战。北京时间当天凌晨,中国天文学家完成的这项天文学成果获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一级结构,它提供了一个研究星系演化和宇宙学的理想实验室。科学家对于追寻宇宙早期形成的高红移原初星系团有着越来越大的研究兴趣。但目前观测到的发射X射线的星系团其红移上限仅约为2.5,探测宇宙早期星系开始汇聚形成时的巨大原初星系团面临众多的挑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支持下,北京大学科维理天体物理研究所江林华研究组与合作者报告了一个红移为5.7约在宇宙诞生...
2018年5月25日,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郑振亚研究员访问紫金山天文台,并为紫台师生作了题为“Probing Cosmic Reionizationwith Lyman Alpha Galaxies”的Colloquium学术报告。紫金山天文台星系形成与大视场巡天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郑宪忠研究员主持报告会。宇宙黑暗时代末期形成的第一代天体的辐射电离弥散再星系际空间的中性氢,使得宇宙再次电离而变得透明。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