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应用物理学相关记录242条 . 查询时间(4.5 秒)
“上海光源”是中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之一,自2009年正式开放以来,促进了中国多个学科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协助科学家揭示众多科学奥秘。
2013年4月4日,香港大学郝权教授研究组与康奈尔大学Hening Lin教授研究组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Sirt6 regulates TNFα secretion via hydrolysis of long chain fatty acyl lysine的论文,报道了在Sirt6蛋白酶结构和新功能的研究的最新进展。
由中科院郑厚植院士担任特聘教授并出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的北科大——中科院半导体所联合培养本科生的“黄昆班”,日前在北京科技大学挂牌。“黄昆班”的专业全称是“应用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方向)”。该专业设在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由物理系老师承担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从半导体所聘任该领域的专家讲授专业课。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以专业实验和社会实践方式进入半导体所参与科研工作,接受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与苏州纳米所和丹麦奥胡斯大学合作,在DNA纳米折纸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并于近期正式刊出(J. Am. Chem. Soc. 2013, 135, 696-702)。该研究工作发展了一种分钟量级的快速DNA折纸术新方法,可一步组装出复杂纳米结构。利用该方法可制备具有纳米限域空间的DNA纳米反应器,实现了分子尺度可控定位的...
近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唐幸福课题组在抗碱金属脱硝(SCR)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660-664)。该研究成果为生物质(如秸秆)的利用提供了一种“变废为宝”的环保方法,同时在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和减少大气中颗粒物(PM2.5)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生物质燃烧会造成颗粒物(PM2...
2012年1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制、目前在国际上具有最大加速孔径的500MHz 5-cell超导高频腔,成功完成了液氦垂直测试,在4.2K温度下超导腔性能可达到Q0>1×109 @Vacc=7.5MV。在测试过程中,该超导腔工作状态稳定,真空性能良好,达到1.2E-9mbar,无明显的二次电子倍增。
国际期刊《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最新一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纳米操作机器人在石墨烯可控加工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Cutting Forces Related with Lattice Orientations of Graphene Using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based Nano...
目前,离子迁移谱是现场快速检测痕量爆炸物的主要方法,然而,传统放射性电离源限制了离子迁移谱的推广应用,迫切需要研制开发高电离效率、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非放射性电离源。
2012年8月7日,我国运动员徐莉佳在伦敦奥运会上一举夺得帆船激光雷迪尔级金牌,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帆船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帆船项目可谓是奥运会的“高科技”项目,比赛除了要比拼运动员的技战术和精神意志,更考验着各国运动员团队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据悉,由复旦大学通信工程系朱谦教授的团队参与研制的水纹测试仪,在徐莉佳奥运比赛夺金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辐射化学研究室吴国忠课题组研究受限空间内离子液体的相行为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表面的亲疏水性质在蛋白质折叠、两亲分子的自组装、微流动技术、分子的识别检测技术和自清洁表面材料的制备等各种物理、生物、化学、材料和工程等学科领域及应用技术研究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表面的亲疏水性质的误判,会导致对表面和表面附近物质的相互作用的错误理解,进而影响对整个系统的物理分析和相应的实验、应用设计。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所以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吸引水分子并且易溶于水。...
2012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在线发表了名为《Crystal structure of an orthologue of the NaChBac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的科研论文,报道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细菌同源蛋白NavRh的晶体结构,并对其功能性质和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这是第一次解析出处于灭活构象的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2012年6月19日上午,杨福前讲座教授授聘仪式暨学术报告会举行。
2012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黄庆课题组和上海光源邰仁忠课题组合作,利用上海光源X射线细胞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了纳米金刚石的离子载带功能,发现该纳米材料能够将培养基中的钠离子带入细胞。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纳米生物医药领域著名杂志Small上。(Excessive Sodium Ions Delivered into Cells by Nanodiamonds: I...
2012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在线发表了名为Crystal structure of an orthologue of the NaChBac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的科研论文,报道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细菌同源蛋白NavRh的晶体结构,并对其功能性质和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这是第一次解析出处于灭活构象的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