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能物理学相关记录610条 . 查询时间(1.308 秒)
2022年10月9日21点17分(北京时间),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和慧眼卫星(Insight-HXMT)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编号GRB 221009A)。得益于高能所近些年在天地一体化观测能力建设的高速发展,尤其是LHAASO的成功建造和运行,占据了国际领先地位,使我国首次实现对伽马射线暴的天地多手段联合观测,并独家实现了从最高的十几太电...
2022年10月15日,中科院高能所的科学家利用“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GECAM极目)发现一个跟神秘的快速射电暴相关联的X射线暴,并确认其来自银河系内的磁星SGR J1935+2154。 本次发现是人类第二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的高能对应体,进一步证明磁星爆发过程可以产生快速射电暴,为深入理解快速射电暴的辐射机制和磁星的爆发机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数据。
2022年10月7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CSNS)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40kW并稳定供束运行,超过设计指标40%。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国际合作组利用卫星前六年观测数据分析得到10 GeV/n到5.6TeV/n能段宇宙线硼/碳比和硼/氧比的精确测量结果,并发现能谱新结构,研究成果于2022年10月14日在线发表于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上。
2022年9月底,HEPS加速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直线加速器完成全部设备安装、系统联调和高功率老练;HEPS增强器完成了全部FODO型单元的预准直;储存环的磁铁预准直和隧道内基座安装正在紧张进行中;增强器和储存环各系统的设备批量研制和调试及现场安装已有条不紊进行中。
2022年9月29日,北京高能锐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召开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180MHz RFQ腔体出厂验收会。来自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和国科中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组成验收组,经验收组专家确认,设备各项机械性能及RF冷测性能达到合同技术指标要求,同意通过出厂验收。设备于10月5日发往散裂中子源做集成测试。
宇宙中比铁更重的元素被称为超铁元素,其起源问题是二十一世纪物理未解之谜。中子是将铁元素变成超铁元素的重要原料。星体内部中子源反应截面的大小决定了一个星体生产超铁元素的能力。1954年,Cameron和Greenstein从理论上提出了星体中子源反应13C(α,n)16O。作为星体内部的重要中子源,太阳系内约有一半超铁元素所需的中子来自于该反应。但是,因该反应在天体物理能区(0.15-0.54MeV...
近日,国内首台高功率高梯度磁合金加载腔在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该设备通过纵向操控增大聚束因子降低空间电荷效应,对束流主要参数优化发挥重要作用,验证了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束流功率提升的关键技术路线。
夸克与胶子如何构成核子,是粒子物理中物质组成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能情况下,基于现有的对撞机实验,核子沿运动方向的部分子结构组成已逐渐清晰,同时第一性原理出发的格点量子色动力学(QCD)也能对部分子分布函数(PDF)给出日益精确的理论模拟。但是理论预言Drell-Yan过程和半单举深度非弹性散射等过程需要核子的横向动量分布(TMD),这既是未来如筹备中的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和美国电子离子对撞机等实验...
北京谱仪(BES)III实验通过研究衰变产生的量子关联的 对,报道了目前最精确的超子衰变参数以及不对称性测量结果。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22日在线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9, 131801 (2022)。
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东江实验室)联合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散裂靶热工样机及其测试平台研制成功,并已开展二百小时以上连续运行实验。
在完成大量的设计优化和装配试验后,江门中微子实验于2022年8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开始了20英寸光电倍增管(PMT)防护罩的批量装配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首批共1000支的装配,其中360支已运抵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现场,为即将开始的PMT安装做最后的准备。
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在正负电子湮灭中观测到了轴矢量粲偶素粒子χc1的直接产生,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9 (2022) 122001]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正负电子湮灭中发现轴矢量粲偶素粒子的直接产生。
北京谱仪III实验继2021年首次发现带电的含奇异夸克隐粲四夸克态Zcs(3985)+后,在相同能区的数据中,以4.6倍标准偏差发现了其对应中性伙伴粒子存在的证据。这是对中性含奇异夸克隐粲四夸克态的首次实验报道,成为奇特强子态实验研究的又一里程碑成果。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Phys. Rev. Lett. 129 (2022) 112003]。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正负电子湮灭 过程中观测到类粲偶素Y(4360)/Y(4660)粒子的新衰变模式。研究结果发表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 [Phys. Rev. Lett. 129, 102003 (202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