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生生物学 细胞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1.76 秒)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揭示了一种新的脂肪聚积机制,为鱼类健康养殖管理提供新思路。该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该研究对于饲养鱼类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相关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Cell Reports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动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3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承才团队在蓝藻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c-di-GMP binding effector controls cell size in a cyanobacterium(《环状双鸟苷酸受体蛋白调控蓝藻细胞尺寸》)为题,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这是继该团队发表关于细胞分裂和发育的协调机制的研究(Xin...
科技日报北京2月13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哈佛大学与埃默里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利用人类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制造出一种完全自主的“人造鱼”。这种生物混合装置同时包含生物和人工部分,能通过心肌收缩,在水中游泳超过100天。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由活肌肉细胞制成的人造心脏,并为研究心律失常等心脏病提供平台。相关论文1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2021年10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幼年斑马鱼(Danio rerio)的小尺寸和半透明特性使其成为了一种能研究全脑神经回路结构和功能的独特实验性系统;然而,大多数神经元类型之间的连接模式仍然是未知的;这一知识差距或许就强调了科学家们对有效的神经回路绘图工具的迫切需求,尤其是那些能整合结构和功能分析结果的工具。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Neuroanato...
丝状蓝细菌(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多细胞生物之一。很多丝状蓝细菌,如鱼腥蓝细菌Anabaena/Nostoc PCC 7120 (Anabaena) 可以在培养基中缺乏化合态氮源的情况下,分化出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的、执行固氮作用的特殊细胞,称为异形胞。两个异形胞之间一般间隔10个左右的营养细胞。营养细胞执行光合作用并由此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异形胞执行固氮作用。两类细胞在碳氮源上互通有无,以多...
北京2021年8月19日电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在鹿角杯形珊瑚和星海葵体内发现了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能帮助它们对付感染。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造礁珊瑚和其它珊瑚礁动物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外来入侵者(如珊瑚礁内部和周围的细菌病毒)的侵害,以及开发评估珊瑚健康状况的诊断工具。
海马体作为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和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海马功能逐渐退化,导致认知功能的减退以及多种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由于海马结构复杂,细胞组成具有高度异质性,传统研究技术难以精确揭示海马衰老过程中不同细胞类型的衰老规律及分子调控网络。此外,由于伦理及样本来源的限制,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人类海马组织很难获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人类海马衰老机制的深入理解,并进一步制约了脑衰老及...
高效繁育和优良品种是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的基本前提。开展母源因子与胚胎发育的研究可以指导鱼类卵子质量的研究和提升卵质;开展基因编辑和“借腹怀胎”等前沿育种生物技术的研究,是实现快速定向育种的关键。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孙永华研究员团队在鱼类母源因子与胚胎发育的基础研究领域以及鱼类基因编辑配子的“借腹怀胎”等前沿育种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功能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Activity-dependent neuroprotective protein,ADNP)是一个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早期广泛表达的转录因子。ADNP突变会引发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Helsmoortel-Van Der Aa综合症。ADNP也是突变频率最高的自闭症易感基因之一。然而,ADNP突变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最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孙玉华研究员团队利...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饮用水生物安全研究小组选取典型的产毒蓝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915) 作为实验材料, 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该藻细胞完整的生命周期,并分别收集了高活性和低活性细胞用于氯化实验,研究了氯化对高活性和低活性细胞的膜完整性和藻毒素释放/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氯剂量相同的情况下,低活性细胞的氧化剂暴露量低于高活性细胞,但低活性细胞对氯化...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发布消息称,该大学科学家从海绵生物色素中获得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导致某些种类的癌细胞死亡。
UCL和耶鲁大学联合研究了一种血小板细胞,它可以防止哺乳动物不停地出血,这种细胞首先在大约3亿年前在类似于现代鸭嘴兽鸭蛋的产蛋动物中进化而来。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斑马鱼Grinaa调控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Deficiency in the membrane protein Tmbim3a/Grinaa initiates cold-induced ER stress and cell death by activating an intrinsic apoptotic pathway in zebrafish”...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斑马鱼修复损伤神经连接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脊髓损伤的新型疗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