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区域相关记录262条 . 查询时间(0.362 秒)
在次季节、季节到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上,印度洋和青藏高原热力状况对季风活动、水汽输送和降水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系统研究青藏高原和印度洋热力状况对季风演变、水汽输送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区域气候异常的影响,可以从其热力状况的角度寻找气候预测的先兆信号,从而有助于提高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预测能力,对气象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巴黎协定》温升目标,减缓气候变化,我国于2019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计划。之后,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科学界发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大气CO2浓度达峰后持续长期地下降,这需要借助CO2移除方法。在CO2上升期间,海洋充当热储存罐,不断向深层海洋传输热量,减缓全球增暖。然而,在CO2移除阶段后期,深层海洋储存的热量又开始向表层传输,抵消温室气体强迫减弱的降温...
我国南北方经济、人口存在显著差异,气团跨区域传输会导致南北方人为活动/自然过程排放臭氧(O3)前体物(如VOCs等)的相互作用,使臭氧污染呈现区域性分布特征。受大气VOCs排放、迁移传输机制的认识局限,我国的臭氧污染控制政策与措施仍不充分。秦岭作为我国南北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在表征气候带分布及气团区域输送路径与强度等方面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深入理解VOCs跨区域传输的驱动机制,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
《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温升控制在工业化水平前最多2℃的水平,并努力限制在1.5℃。由于气温的空间变异性,全球不同区域达到温升1.5℃或者2.0℃的时间并不一致。因此,全球及区域不同温升情景下,极端气候及其人口暴露度的变化仍然不是很清楚。
2023年来臭氧(O3)污染日益严重,尽管北京一直致力于大气污染治理,但由于气象和前体物对O3的非线性影响,不同区域的O3演变趋势对排放变化的响应非常复杂。目前缺乏基于长期数据,从不同的监测指标对北京不同区域O3演变、生成机制及控制成效的全面评估;此外,O3污染事件的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亦缺乏长期全面的研究。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碳气溶胶的重要贡献源,通过改变辐射平衡和云特性等条件而影响区域环境变化。作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域,同时也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环境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生物质燃烧排放颗粒物沉降于冰雪表面会加速其融化,并影响到区域水资源安全。因此了解该区域生物质燃烧排放气溶胶的时空变化、传输等因素对于评估其区域气候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陆面和低层大气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强烈地影响着区域气候变化。地表交换系数(Ch)是表征陆气耦合强度的重要参量之一,其参数化方案通过影响陆气间水热交换过程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模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进而对天气和气候演变的预测准确性产生影响。然而,数值模式中陆气相互作用的表征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陆气耦合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Ch的确定是主要问题之一。
2022年11月21日,中科院海洋所在亚南极模态水区域性变化差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Subantarctic mode water variations in the three Southern Hemisphere ocean basins during 2004–2019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上 亚南极模...
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中国高温热浪出现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可能还会持续。除此以外,中国未来还面临着城市化、老龄化、人口增长和流动等社会变迁,这些问题叠加将不断加剧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中国已经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努力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C内的目标贡献力量。那么,在不同的气候变化和人口数...
2022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中国高温热浪出现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可能还会持续。除此以外,中国未来还面临着城市化、老龄化、人口增长和流动等社会变迁,这些问题叠加将不断加剧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中国已经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努力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C内的目标贡献力量。那么,在不同的气候变化和人...
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黄土高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重点关注区域。为改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况,治理水土流失,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该工程实施二十多年以来,大量坡耕地被转化为草地和林地,区域植被覆盖水平明显提高,入黄泥沙大幅降低。植被建设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地表反照率等对黄土高原水文气候...
2022年北半球入夏以来,中国、美国和欧洲大部接连出现罕见极端热浪事件,给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灾害性影响。持续高温让中国多地出现电力短缺、农作物减产和热射病等问题。2022年8月1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首个最高级别高温红色预警,并且高温预警还在持续。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加深极端热浪事件的历史变化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2022年北半球入夏以来,中国、美国和欧洲大部接连出现罕见极端热浪事件,给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灾害性影响。持续高温让中国多地出现电力短缺、农作物减产和热射病等问题。2022年8月1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首个最高级别高温红色预警,并且高温预警还在持续。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加深极端热浪事件的历史变化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中亚是一个高度农业化的地区。由于降水稀少,该地区的大部分农田都需要灌溉。那么,灌溉对中亚的气候有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为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冯锦明研究团队与河南大学武利阳博士合作,首先对区域模式WRF中的灌溉模块进行改进,然后基于改进后的WRF模式开展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灌溉对中亚气温、降水和地表热通量等的影响及其机理。相关论文发表在JGR -Atmosph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