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地质学 气候相关记录200条 . 查询时间(0.237 秒)
全球气候正在经历的近百年变暖过程,被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然而,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格局,是在地质时期气候长期演变背景下形成的。由于自然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模拟预估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器测温度记录也仅有近百年的历史,因此要客观地认识百年来气候变化的过程和规律,需要从更长时间尺度的自然气候变化历史中去了解:数千年来的气候冷、暖变化,是否存在百年尺度的自然周期?今天的气候变暖,是否叠加了自...
白垩纪是地质时期的典型温室气候时期,并发生了若干重大生物和地质事件。CO2是显生宙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白垩纪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探究是国际地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学者布科(A.J.Boucot)、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院士、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学者斯科梯司(C.R.Scotese)和英国学者莫勒(R.J.Morley)自1991年起开展显生宙全球古气候的研究,历时20余年,最终的英文专著“Phanerozoic Paleoclimate: An Atlas of Lithologic Indicators of Climat...
黄钾铁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硫化物矿床风化壳中常见的表生矿物. 对表生黄钾铁矾进行精确的40Ar/39Ar定年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不仅可以直接限定大陆化学风化和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时间和历史,而且可为区域古气候演变和构造隆升等重大地质事件提供关键信息. 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白银矿田折腰山块状硫化物矿床风化壳中表生黄钾铁矾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和H-O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为...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不同地貌部位形成的内生钙华碳氧同位素的相关性差异,这为钙华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提供重要依据。目前,该研究成果在英国《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上发表。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不同地貌部位形成的内生钙华碳氧同位素的相关性差异,这为钙华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提供重要依据。目前,该研究成果在英国《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上发表。
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构造调查发现, 该区具有平行状水系格局, 河谷地貌以峡谷和宽谷相间为主要特征, 经历了碰撞、挤压和伸展构造演化过程, 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韧性剪切、正断层等构造变形样式。该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从上新世以来沿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发育而成。
西藏佩枯错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河湖相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显示, 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早期的127— 72 ka B.P.时期, 气候温和湿润, 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至66—56 ka B.P.时期, 气候转变为温凉略干, 植被转为疏林草原; 在56—49 ka B.P.时期, 气候温凉潮湿, 植被又转为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草原; 而在49—46 ka B.P.时期, 气候温和偏干, 植被转为疏林草原...
孢粉分析是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而研究花粉与现代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古气候定量重建研究中的前沿课题。要预测未来气候的中长期变化, 必须从花粉记录中定量提取古气候信息, 建立的多种孢粉-气候数学模型必须经过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古气候数据检验校正才能应用到实际当中。花粉-气候响应面方法是考虑了花粉与气候间的非线形关系上,提出的将现代花粉丰度在地理空间的分布转换为气候空间的分布,并以提供定量的古...
孙东怀,男,1962年9月20日生,陕西省岐山县人。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兰州大学“翠英学者”特聘教授,自然地理学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1985年7月-1990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1986年被聘为研究实习...
胡小飞,男,1980年9月生。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得自然地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12月获得兰州大学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2007年-200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学习。2007-2010年任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助教,2011年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河流地貌,构造地貌,地表过程,热年代学。
王杰,男,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得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留校任教,2010年任兰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第四纪冰川、地貌与环境变化;2) 现代冰川与气候变化。
高红山,男,理学博士,1999年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1999年至2005年在兰州大学资源学院自然地理专业跟随潘保田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留校从事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为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河流地貌学。
聂军胜,1978年11月出生于河南。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海外新世纪人才”。研究兴趣包括古地磁和岩石磁性;古海洋和古气候;年代学(含热年代);物源分析。 近五年在这些领域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0篇。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G...
戴霜,男,理学博士,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质与环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