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肿瘤学 免疫治疗相关记录244条 . 查询时间(0.155 秒)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一层细胞外基质(ECM),其组成的“物理屏障”,严重降低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浸润及杀伤效果。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与乳腺癌等肿瘤进展密切相关。近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Tumour DDR1 promotes collagen fibre alignment toinstigate immune ex...
纳米载体由于其纳米尺度带来的独特生物功能性,可通过特定设计在生物体内靶向递送各类抗肿瘤药物,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自肿瘤免疫疗法问世之后,各类纳米载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相结合,逐渐成为提升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细胞膜修饰的纳米载体作为一类新型仿生药物载体平台,可使纳米载体获得天然细胞膜的伪装修饰,将细胞膜的特定功能与生物特性转移至纳米载体,使其具有更强的抗免疫清除、血液长循环和肿瘤...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囊泡型天然生物颗粒,在体内具有独特的转运路径和生物学功能,以此创建的新剂型有望在体内复杂环境下实现精准递送和预期疗效,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日,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嵌合外泌体,实现了淋巴结和肿瘤组织的双重靶向,以此激活了淋巴结内免疫应答并改善了肿瘤免疫微环境。上述双效协同机制,在多种动物模型上显著抑制了肿瘤进展,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课题组以“T lymphocyte membrane-decorated epigenetic nanoinducer of interferon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为题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工程化T淋巴细胞膜修饰干扰素(IFN)表观遗传纳米诱导剂改善肿瘤免疫治...
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以PD-1/PD-L1阻断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对于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在内的多种晚期癌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益处,并为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然而免疫治疗仍然存在有效率低的困境,目前PD-1/PD-L1阻断剂单药治疗的反应率仅有10%~40%。如何提高免疫治疗疗效是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者所面对的重大挑战。
2021年9月2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宋少莉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标题为“Engineering a Smart Agent for Enhanced Immunotherapy Effect by Simultaneously Blocking PD-L1 and CTLA-4”。该研究创新性地制备了智能试剂KN046@19F-ZIF-8,并探究了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PI王理伟教授团队与仁济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薛婧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著名期刊《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IF=10.849)在线发表了胰腺癌免疫治疗最新成果。课题组通过单细胞测序及相关临床研究首次发现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一种全新的亚群,其具有异常的糖代谢水平,并筛选出可预测胰腺癌免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PI王理伟教授团队与仁济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薛婧研究员团队合作在springer nature旗下著名期刊《cell discovery》(IF:10.849)在线发表了胰腺癌免疫治疗最新成果,课题组通过单细胞测序及相关临床研究首次发现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一种全新的亚群(命名为meCAF),其具有异常的糖代谢水平,并筛选...
2021年5月6日,国际知名的Nature Medicine杂志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钱俊斌研究员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Ann Smeets教授、VIB研究所Diether Lambrechts教授的最新国际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机会窗口”(window of opportunity) 临床试验,即对29名初诊病人和11名经过新辅助化疗的病人进行肿块细针活检后给予10天...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教育部重要皮肤疾病研究创新引智基地、皮肤肿瘤与银屑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湘雅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中心陈翔教授和刘洪教授,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影响因子11.57)上发表题目为:Association between sex and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du...
鼻咽癌(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的头颈癌,在东南亚人群中发病率很高。与其他头颈部癌症不同,鼻咽癌的特征是广泛的EB病毒(EBV)感染,而EB病毒潜伏感染可以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杀伤,进而驱动肿瘤的发生。以PD-1/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抗癌治疗的新希望。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R/M NPC)的免疫治疗也得到关注,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等国内...
2021年 2月23日,肿瘤学期刊《分子肿瘤》( Molecular Cancer)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首席专家张力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肿瘤内异质性(ITH)可作为肺癌接受抗PD-1/PD-L1单抗治疗的预测生物标志物。这是首个基于单点取样方法证明中国人群肺癌瘤内异质性与免疫治疗相关性的研究。 肿瘤学期刊《分子肿瘤》( Molecular Cancer)在线发表张力教授团队的最...
以T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靶向PD-1和CTLA4等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等免疫治疗方法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2】。但限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以及其调控的复杂性,现有以T细胞为核心的免疫疗法仍然存在一些限制,特别是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对PD-1/L1抗体抑制剂不敏感或者很快耐药,因此仍需进一步探究肿瘤免...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海研究员和聂广军研究员团队合作在RNA疫苗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In Situ Transforming RNA Nanovaccines from Polyethylenimine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xide Hydrogel for Durable Cancer Immunotherapy”发表于Nano Let...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工程药物,可以结合两种不同的肿瘤抗原,通过同时击中多个靶标来抑制癌症的生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3个研究小组分别设计出能同时将肿瘤抗原和T细胞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为癌症的个性化免疫疗法提供了更多选择。第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称,他们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以靶向突变的p53蛋白,而不会干扰正常细胞中完整的p53。p53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在某些癌症中失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