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简介相关记录564条 . 查询时间(0.178 秒)
《中国动物志》是国家动物资源总汇;是为摸清我国动物资源家底,由几代动物学家共同完成的、跨世纪的动物资源研究的系统工程;是国内外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类群最多、成果最突出的动物科学研究巨著。《中国动物志》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进行的动物物种资源研究方面的创新工程;是科学研究密切为国家目标和国家任务服务的产物;是进一步研究物种多样性、探讨物种演化和系统发育的奠基石。《中国动物志》全面地揭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及...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拥有专任教师30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1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2人,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5人。本学位点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撑条件,专业实验室面积近3200 m2,配备气质联用、高分辨扫描电镜、气相/液相色谱仪、紫外/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析仪、电化学分析工作站、全自动比表面及孔径...
本专业成立于2000年,根据学科性质及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培养农牧业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始终强调“厚基础、宽专业、重技术”,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毕业生无论在教学、科研领域,还是在生产第一线,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在产品开发、管理及经营方面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于2023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植物园坐落于南岸区景色秀丽的南山之巅,素有“山城花冠”、“重庆氧吧”、“绿色屏障”之称,与重庆的政治经济中心渝中半岛隔江相望。南山植物园始建于1959年,先后以南山林场、南山风景区、南山公园等向市民开放,后于1999年由重庆市发改委正式立项建立南山植物园,总规划面积551公顷8265亩,分16个特色各异的专类园。经过20年的建...
贵州省微生物学会是由微生物学科学技术工作者及有关单位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学术性、非营利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是贵州省科协的组成部分, 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微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省微生物学科学技术的力量。学会挂靠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任理事长为刘作易教授。
云南省微生物学会于1980年3月成立至今已经历八届理事会。历届理事长和秘书长分别是:第一届:曲仲湘,盛玲玲;第二届:盛玲玲,张灼;第三届:郭仁,丁华孙;第四届:郭仁,丁骅孙;第五届:张念祖,徐丽华;第六届:张念祖,徐丽华;第七届:范泉水,张富强;第八届:范泉水,张富强。永久会员348人,普通会员108人,团体会员13个。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3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和东川区交界处,由轿子山和普渡河两个片区组成,按照国家、省、市安排部署,推进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轿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工作,整合优化后保护区总面积由 16456 公顷增加到 23902.61 公顷。保护区以重点保护攀枝花苏铁、须弥红豆杉、林麝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
杭州师范大学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于2023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浙江省一流学科、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城市湿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创新团队等平台,拥有动植物标本馆、岩石标本馆等教学实验资源。校内池塘密布,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首家“湿地书院”。以此为基础,学校搭建了以生物多...
广西柳州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于2023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由广西生态学学会推荐。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于1993年5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是广西第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总面积约11790亩。2016年1月1日柳州市接管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后实行免费开放,柳州市莲花山保护中心(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为日常管理机构。
动物生物学是研究动物类群形态与结构、生长与发育、分类与演化、生态与环境、发生与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把动物学研究历史与发展前沿相结合,宏观现象与微观机制相互联系,剖析动物的分类演化系统、各类群多样性及其代表物种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适应特征;明确动物各系统的比较解剖、分类关系以及生态分布等。动物生物学课程历来是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为后续生物类课程(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
野外实习课程经历了动物学野外实习(动物学专业),植物学野外实习(植物学专业和生态学专业)到生物学综合野外(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发展历程。该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是:全面系统地温习和巩固书本理论知识;拓展新的知识,识别记忆新的物种和生态环境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掌握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理解和掌握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掌握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野外调查方法和...
《动物生理学》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五十年代兰州大学生物系成立的早期,在几代教师的辛勤耕耘下,历经多年的发展,于2022年被认定为“甘肃省本科一流课程”。在此之前还获得过“甘肃省精品课程”(2011年)和“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7年)等荣誉称号。现任教学团队在2020年获得了“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称号。本课程主要讲授人体和高等动物的生理学。课程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共分为三篇...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学理论课及实验课是在吕忠恕先生指导下于1952年设立的,随后在梁厚果、张承烈和曹仪植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引领课程改革与创新。课程团队于2019年完成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视频录制,于10月份在线运行(超星学习通)。此后,由线下教学改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内容涵盖了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激素、光控发育、逆境生理等实验内容。该课程将不断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为提高学...
兰州大学动物生理学含实验课程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在杨浪明教授、刘积高教授、李仁德教授、陈强教授和董守良教授的带领和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改革,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准。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开设在大三学年春季学期,72学时 (2学分),面向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科学强基计划、萃英生物班、生物技术专业和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本课程以兰州大学的本科教育任务为基本建设和发展目标,培养适应...
兰州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建课于1979年,在老一辈生物学家的关心和支持下,为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程旨在训练学生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蛋白质、酶、糖、脂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近20多年来,在课程负责人沈剑敏老师带领下,始终致力于课程建设,从1993年成为国家理科基地主干课程,2006年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核心课程,2022年建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