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火箭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042 秒)
近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进器开发工程师团队成功演示了NASA首台全尺寸旋转爆轰火箭发动机(RDRE),并验证了由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和工艺制成的发动机硬件可承受由爆炸产生的极端高温和高压环境。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宣布,将这家公司正在研发中、未来可能把人类运送到火星的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由“大猎鹰火箭”(BFR)更名为“星舟”。
针对宽范围工作的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推力、比冲和燃烧效率等性能难以通过关键参数的实时测量直接计算的问题,提出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TDLAS)技术实现发动机燃气温度、H2O组分浓度和速度多参数同时实时在线非接触式激光光谱测量方法,搭建用于RBCC地面试验性能分析的时分复用-扫描波长TDLAS系统。通过试验获得的(7444.352+7444.371)/7185.597cm...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12年7月29日上午,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发动机实验基地,中国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成功,为长征5号火箭的发射以及按预期时间的首飞,又迈进新的一步。
伦敦的奥运健儿们正忙得如火如荼,而在我国陕西省秦岭山脉的一个小山坳里,也有一名特殊的“运动员”,今日(7月29日)将进行一场极限的测试,它就是未来将用于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上的主动力发动机。
近日,由中国航天六院生产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在西安通过国防科工局的验收。据悉,我国此前发射的神舟系列运载火箭主发动机的推动力为75吨。“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是航天六院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研制的无毒、无污染、高性能、高可靠的大推力动力装置,将是我国今后探月工程、空间实验室乃至深太空探索任务等的动力基础,也是目前我国推力最大的一种火箭发动机。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的复杂性,以星孔装药发动机优化设计为例,采用多学科设计优化分析复杂系统的思想,将发动机设计模型子系统化,并根据设计要求规定各个子系统的相应功能,给出各个子系统的计算模型;采用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概念和方法分析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采用单学科可行法策略引入辅助设计变量使各个子系统解耦,进而确定发动机模型并行设计的优化设计变量,并选用可行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进行求解。计算实例验证了...
选择液体火箭发动机用高速超低比转速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及GAMBIT前处理软件,采用三维k-ε双模型方程对其内部流场进行计算,从优化泵内流动特性的角度出发,优化设计了一台高扬程、高效率、能在大流量范围稳定工作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结合内流场特性的优化设计是可行的,而且是快速高效的。
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富氧燃气涡轮叶顶间隙大的特点,导致损失很大。为了提高效率,设计中采取了低的级反力度(012)、小的静叶出口气流角(13°)、静叶弯曲15°以及加迷宫围带结构等措施。涡轮的空气试验表明,设计点涡轮效率达83%。
在小型火箭发动机点火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噪声传感器测量了发动机燃气射流气动噪声在各个方向上的声压级,获得了超声速射流气动噪声的辐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 噪声遮蔽对发动机超声速射流气动噪声有明显的降噪效果;(2) 曲面型噪声遮蔽出口的降噪能力要好于平面型出口。
固体运载火箭设计属于典型的多学科设计问题,为提高固体运载火箭设计水平和缩短研制周期,提出了基于物理规划的固体运载火箭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建立了固体运载火箭多学科系统分析模型,以卫星轨道设计计算得到的运载火箭关机点参数和最小火箭起飞质量为设计准则,采用物理规划方法构造系统级火箭总体设计优化模型,以发动机总体性能指标为设计准则,采用物理规划方法构造子系统级发动机设计优化模型。通过系统级总体设计优化和并...
中国航空学会2009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年会拟于2009年8月上旬在云南昆明召开,此次会议受中国航空学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委托,由中船重工第七一0研究所承办。
为了解固体发动机塞式喷管中两相流场的特点和性能的情况,采用欧拉拉格朗日两相方法对二维全长塞式喷管的两相流场进行了计算。将纯气相流场和两相流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颗粒相的存在使气流的比热比减小,使得低空环境中,塞锥表面的压强峰后移;高空环境中,塞锥表面的压强会升高。大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受外界反压和塞锥气流变化的影响小,小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受外界反压变化和塞锥气流变化的影响大;在两相流性能方面塞...
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燃烧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是一不稳定时滞系统,用传统的线性状态反 馈方法来镇定它,所得到的闭环系统对燃烧时滞及压力指数的鲁棒性很差.本文采用文[1]中 提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来镇定该燃烧过程,所形成的闭环系统显著地改善了系统对燃烧时滞 及压力指数的鲁棒性.
技术特点:(1)可从金属壳体外侧对壳体与包覆层、包覆层与推进剂两个界面的脱粘实施检测;(2)可从金属壳体外侧对壳体与绝热层界面的脱粘实施检测;(3)检测过程:非接触自动检测;(4)检测结果的显示与记录:在计算机屏幕上,对每个界面的粘接状态分别以数字图象显示脱粘的大小、位置和形状,对任意脱粘区域可进行面积判读,并可给出粘接质量合格与否的结论,检测结果可存盘、打印。2000年12月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