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航天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0.369 秒)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第五批“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获批通知,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牵头申报的两个外国专家工作室成功获批,获批数量名列江苏省第一。
交流碰撞火花,协同实现跨越,2020年12月1-2日,中国航天高校微纳深空探测系统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成功举办。原装备发展部副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副总指挥、西北工业大学顾问教授张育林作为会议发起人和会议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航天六院11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航天飞行动...
范雨,男,中共党员,1987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分别于2009和2012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飞行器动力工程)和硕士(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学位;于2016年获得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Ecole Centrale de Lyon)机械工程博士学位;于2016年11月进入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并入选北航“卓越百人”计划;于2018年12月博士后出站后获得北航正式教...
为了加强化学推进剂融合创新研究,推动新一代航天动力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10月24日,以“创新追梦,融合推进”为主题的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在西安召开。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承办,西北大学协办。会议主席由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志让担任,执行主席由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所长史超、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共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院士、中国工程院张贵田院士、张...
2018年12月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在北航新主楼D座701会议室举行“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框架协议签署暨揭牌仪式。双方联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共同打造紧密的战略联盟,共同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持续为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提供创新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撑,开启双方在商用航空发动机燃烧低排放领域全面合作的新篇章。中国航...
2018年9月9日至13日,第九届国际爆震推进研讨会(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etonation for Propulsion,简称IWDP 2018)在西安市召开。本次大会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喷雾燃烧与推进实验室(SCPL)主办,由陕西省航空发动机内流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液体火箭发动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
2018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兼职教授徐建中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总第131期),在能源与动力学院十号楼619报告厅作了题为“航空航天推进与工程热物理学”的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宣益民、学院院长崔海涛、校科协副秘书长刘双丽、“青年千人”刘向雷等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院长崔海涛主持。徐建中从航空航天推进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开始介绍,进一步引申出航空航天推进与工...
2017年1月6日,由《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杂志和“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联合发起的2016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于达仁教授团队、材料学院贾德昌教授团队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二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在轨验证入选“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这也是该项目继入选教育部2016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针对电推进(EP)系统的性能与任务耦合优化及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推进特征参数模型的耦合优化方法。以入轨有效载荷质量转移率最优为目标,推导出化学-电推进组合任务与多模态全电推进任务的完备形式的拓展火箭方程与最优比冲(Isp)表达式,得到多模态连续电推进最优比冲的计算方法,并得到相关参数对最优比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出的耦合优化方法与最优比冲公式对求解多模态电推进任务的最优比冲和研究电推进航天...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自主研制电推进系统2015年1月2日取得重要成果:电推进系统在试验中已突破6000小时,开关机3000次,具备确保该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这意味着中国的电推进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全面迈入工程应用阶段,满足中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高轨遥感平台、低轨星座以及深空探测器的发展需求。
2014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于9月29日-10月5日在山东胶州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73所知名高校超过1500人参赛,我校学子共取得了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历史性好成绩,成为所有参赛高校中获奖质量和数量最高的学校,我校也因此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十年磨一剑”特别纪念奖,我校航模队袁伟教练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张研,副教授,学科: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研究方向:1.发动机总体设计;2.发动机燃烧与流动;3.特种发动机设计。
王英红,副教授,学科: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研究方向:1.特种高能燃料;2.推进剂性能测试研究;3.基于富燃料推进剂的热力计算研究。
魏祥庚,副教授,学科: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研究方向:1.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2.组合发动机技术。
唐金兰,副教授,学科: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研究方向:1.发动机总体设计;2.发动机燃烧与流动;3.特种发动机设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