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相关记录699条 . 查询时间(0.81 秒)
范双青,男,1989年10月出生,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系副教授。2013年6月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研究生基础课学习;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硕博连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进入青岛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二维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物理性质调控方法研究。迄今在Nanos...
孙彬,男,1976年生,材料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现为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法国上法兰西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目前在Nat. Commun.、Prog. Mater. Sci.、Prog. Polym. Sci.、Nanoscal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H因子19,第一位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并获授权4项;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目...
刘旭海,1985年2月出生于山东青岛,现任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四层次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相继工作于南丹麦大学NanoSYD实验室、德累斯顿工业大学IAPP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青岛大学。德国基尔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北京中科院纳米中心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电子、基于新型功能材料的微纳电子器件。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在Chemical Society ...
姚钊,博士,1990年7月生,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光云大学(韩国),在国际著名SCI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布论文30余篇,如:《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Scientific Reports》、《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等,...
李相伟,硕士,1966年5月出生,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高频电子线路》、《现代电视技术》、《DSP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公开发表教学研究和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教材5部。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研究领域:视频传输处理和图像显示技术。
王彬、男、1984年5月、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微纳电子学系支部书记。作为主要技术专家第一位次参加某国家重大项目1项和某重点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1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SCI/ EI论文20篇,指导全国互联网+大学生竞赛项目2项并获校级银奖1项,指导山东省大学生竞赛2项,2016年获《Infrare...
宿杰,男,1977年07月出生,博士,青岛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微纳技术学院)副院长,山东硅酸盐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山东省电子陶瓷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集成电路联盟-实训基地委员会主任,青岛大学一层次卓越人才,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曾获青岛大学教育先锋、青岛大学优秀班主任、青岛大学十佳学术班主任、青岛大学十佳最美教师、青岛市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近年来主...
蔡恩林,男,1978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第二层次特聘教授。现任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助理、青岛大学光电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本人长期从事军工领域相关项目,包括主持加速器放射治疗系统与研究项目,此项目主要用于回旋加速器的国产化。主持多项机密等级的军工项目,同时主持司法部定制和准备全国推广的智能戒毒仪项目。主要参与了相关卫星光学系统研发、军事用途的图像分析、...
杨振宇,男,1991年1月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青岛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第二层次特聘教授。201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获得材料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10月加入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目前本人的研究方向为二维半导体器件与应用。研究重点是通过二维半导体的异质集成构建二维半导体范德华异质结器件,探...
罗伟华,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赤道-低纬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生成和发展机制,无线电波传播和电离层闪烁,以及GPS应用。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原华中工学院创办的无线电电子学系。在中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老一辈领导的关心推动下,学院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激光、光电子、半导体等专业方向建设。经过60年发展,学院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2012年6月,原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原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与合并,强强联合组建了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学院发展由此开启了新的篇章。2017年9月,光...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始建于1960年,创立之初为华中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后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2000年5月合校后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2014年11月更为现名。电信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二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同名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点,拥有对应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博士...
为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双碳战略,储能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情况下,传统锂电池已不足以满足多样化和大规模的储能需求。面向各种新型电池,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传统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通常较差,不利于获得高性能储能器件。而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使其在诸多领域(半导体、超导体、存储、气体吸附、传感等)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几年得到了大量关注。但该类材料的结构...
随着以深度神经网络(DNN)为代表的AI模型的飞速发展,其在特征识别、语音处理等日常应用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功耗受限的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与智能物联网 (AIoT)领域中,高功耗的传统深度学习平台难以发挥其高性能的优势。这种需求引起了学术界对高能效硬件加速器研究的广泛关注,旨在减少AIoT终端片上学习与推理需要的能耗。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