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化学工程 电池相关记录2405条 . 查询时间(0.283 秒)
复合磷酸焦磷酸亚铁钠因其成本低、循环性能优异被视为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化工研究部研究员赵君梅团队通过激发惰性磷酸铁钠提升了铁基磷酸焦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和能量密度。
2024年以来,扬子石化加速锂电池隔膜专用料产品质量提升和新品研发,不断提高锂电池隔膜料产销量,截至2024年3月27日,聚乙烯锂电池隔膜料产量同比增加147%,销售量同比增加183%。
复合磷酸焦磷酸亚铁钠因其成本低、循环性能优异被视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化工研究部赵君梅研究员团队通过激发惰性磷酸铁钠提升了铁基磷酸焦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和能量密度。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3月28日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DOI:10.1021/jacs.3c14452)。
电池隔膜料T98D     锂电池  中国石化  储能电站       2024/4/1
电池隔膜起到隔离电池正负极、防止短路、保证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正常通过微孔通道的作用。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航空航天、医疗及数码类电子产品等领域。
在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本质安全、可灵活部署,成为长时储能技术的首选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然而,受制于钒资源释放量,现阶段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发展面临成本高这一问题。因此,研发低成本液流电池新体系新技术,是解决现阶段液流电池产业化发展瓶颈的途径。
双碳战略下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与国家能源安全,离不开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2023年我国发电端新增装机量中,以风电、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占比首次突破50%。因此,风光配储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在诸多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本质安全、可灵活部署,因此成为了长时储能技术中的首选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然而,受制于钒资源释放量的限制,现阶段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
双碳战略下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与国家能源安全,离不开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2023年我国发电端新增装机量中,以风电、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占比首次突破50%。因此,风光配储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在诸多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本质安全、可灵活部署,因此成为了长时储能技术中的首选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然而,受制于钒资源释放量的限制,现阶段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
新春伊始,中国科学院材料学院刘向峰教授团队在高安全动力与储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动力与储能电池是实现“双碳”目标以及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锂离子电池已经在3C电子产品、电动汽车、新型储能技术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是,锂离子电池引起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已经受到极大关切。全固态电池、水系电池等因为不使用有机易燃电解液,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性等问题,因而备受关注,也是国内外竞相发展的前沿领域。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等特点,在新一代光伏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实现了26%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然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结晶过程非常复杂。中间相的参与,如混合溶剂相和δ相,使得制备出均匀和高结晶度的钙钛矿膜具有挑战性,并且会导致显著的晶格畸变、随机取向和俘获中心产生。结晶调控被证明是提高钙钛矿薄膜质量和器件性能的有效方法。钙钛矿的结晶过程通常从Pb-I骨架...
钠金属电池(SMBs)具有低成本、高理论比容量(1166 mAh g-1)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SHE - 2.71V)的特点,使其极具潜力应用于下一代二次电池。然而,SMBs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由于Na沉积行为不均匀而导致的枝晶生长,高活性Na金属阳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副反应引起的电解质分解并产生易燃气体,从而引发泄漏和燃烧,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大规模储能领域的繁荣发展,传统基于有机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已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安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二氧化碳捕获与利用在二氧化碳减排,减缓全球变暖,以及潜在的未来火星探索等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上升、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产能迅猛增长。但随着第一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面临退役,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据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预测,截至2027年,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114万吨。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和韩国延世大学Sang-Young Lee教授、高丽大学Sang Kyu Kwak教授等合作,在超低温锌离子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在水系电解质中引入软酸/硬碱两性离子,增强了电解质-电极界面的抗冻性质,以此构建出无负极、超低温锌离子全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
2024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陈冲、王命泰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无机纳米材料氧化调控有机空穴传输层 2,2',7,7'-四 [N,N-二 (4-甲氧基苯基 )氨基 ]-9,9'-螺二芴 ( spiro-OMeTAD)的掺杂策略,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了 24.5%,并且显著提升了电池稳定性。相关研究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