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肿瘤学 癌症相关记录647条 . 查询时间(0.308 秒)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教育部重要皮肤疾病研究创新引智基地、皮肤肿瘤与银屑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湘雅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中心陈翔教授和刘洪教授,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影响因子11.57)上发表题目为:Association between sex and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du...
近日,吴选俊教授团队研制了一种新型治疗性抗癌疫苗新技术,将吲哚菁绿(ICG,简称I)、咪喹莫特(R837,简称R)和外源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肽(CTL-Ap,序列为SIINFEKL,简称为Ap)封装在缩醛化葡聚糖纳米颗粒(AcDEX NPs)里,将其形成平均直径为92nm的纳米颗粒作为免疫原用以治疗癌症。结果发现,施用所得多功能疫苗I-R-Ap-AcDEX NPs可大大增强抗肿瘤细胞毒性T淋巴...
过去认为,肿瘤细胞以高速率消耗葡萄糖进行代谢,但美国范德堡大学研究人员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发现表明,肿瘤细胞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相反,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非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葡萄糖摄取水平。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细胞根据其新陈代谢程序使用不同的营养物质,这一发现颠覆了过去百年来的癌症新陈代谢模型,有助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肿瘤成像技术。
近日,医学影像学院张辉教授团队在中科院Top 1区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影响因子:7.097)上,发表了题为《Protease-triggered bioresponsive drug delivery for the targeted theranostics of malignancy》(蛋白酶响应药物递释体系用于恶性肿瘤靶向诊疗)的前沿综述,高度总结...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工程药物,可以结合两种不同的肿瘤抗原,通过同时击中多个靶标来抑制癌症的生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3个研究小组分别设计出能同时将肿瘤抗原和T细胞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为癌症的个性化免疫疗法提供了更多选择。第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称,他们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以靶向突变的p53蛋白,而不会干扰正常细胞中完整的p53。p53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在某些癌症中失活...
“医生新年好呀!”大年初七,96岁的覃大爷在家人陪同下来拆线,开心地与医生相互拜年。就在年三十的前一天,覃大爷顺利出院了。“没有想到,我这个年纪动了手术,还能这么快恢复,正好赶上回家过年!”回想3个月以来的求医之路,覃大爷与家人心怀感激。
对于民众而言,癌症筛查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防治癌症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居民主动参与筛查意识;此外,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癌症整体防治网络,推动癌症诊治走向规范化、均质化。
2021年12月26日,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办公室宣传组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协办、百济神州战略支持的2020首届中国癌症防治年度大会暨“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据《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科学家发现,癌症是否扩散、扩散得如何以及向哪个器官扩散,取决于许多遗传和临床因素。研究团队将与500个人类癌细胞系转移相关的特征整合在一起,创建了癌症在人体内的转移图(MetMap),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关于不同癌症如何扩散的图。
《2020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2020年10月11日在北京发布,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是白皮书的指导单位。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说,“一个癌症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与他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我们对肿瘤的治疗目标不是治愈,而是用各种手段把肿瘤控制住,延缓疾病进展,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
了解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识别高危因素和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于天津某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169例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预期性悲伤量表、照顾负担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对象预期性悲伤得分的影响因素。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恶性癌症抑制剂。动物体内药效评价显示,抑瘤率(TGI)达到96%。该成果目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刘青松研究员、刘静研究员药学团队开发出了针对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一代高选择性、高活性BTK激酶抑制剂CHMFL-BTK-85。
最近,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朱维平教授创新发展了一种自加速过氧化氢刺激响应型金纳米囊泡,实现了对小鼠肿瘤化疗和饥饿治疗的协同治疗,相关成果以“Self-accelerating H2O2-responsive plasmonic nanovesicles for synergistic chemo/starving therapy of tumors”为题,发表在生物医学杂志Theranostics上...
被称为“生命健康第一杀手”的癌症令人闻之色变,但如果能早点找出这个“杀手”,它便难以“行凶”。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恶性肿瘤筛查早诊的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及评价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助力多癌种早筛关键技术突破。“早筛早诊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的最有效途径。”项目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王洁教授说,高通量液体活检是实现癌症早筛早诊的突破口,但目前这项技术的研究面临检验灵敏度不足、缺乏液体活...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癌症学最新研究,科学家发现了衰老与癌症进展之间的一种新关联,他们在人体血液中首次发现了促肿瘤代谢物。这意味着,与年龄相关的代谢失调应在人类癌症发生和死亡风险增加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衰老与癌症进展之间新关联的出现,为未来新型癌症疗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