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细胞生物学 Nature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242 秒)
2021年4月22日《Nature》杂志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苏冰教授课题组题为“MAP3K2-regulated intestinal stromal cells define a distinct stem cell nich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肠道干细胞底部存在一类被称为MRISC的新型肠道间质细胞。该工作结合单细胞测序、A...
结直肠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而几乎所有的肠癌细胞都来源于肠上皮细胞。肠上皮的持续更新能力主要由腺窝内的肠干细胞来维持。研究较多的肠干细胞是Lgr5阳性干细胞。干细胞所处的微环境以及调控干细胞的信号因子,在维持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肠上皮细胞稳态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对于揭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 “帽子” 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弗朗西斯 • 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成果,突出了干细胞与众不同的端粒保护机制。
向云龙教授为我校2019年新引进的特聘教授-骨干人才,他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的一项工作以“Epigenomic analysis of gastrulation identifies a unique chromatin state for primed pluripotency”为题,发表于2019年12月17日的《NatureGenetics》杂志上。该研究通过多种小量化染色质表观遗传学分析...
在两性生殖中,雄性生殖细胞在外界趋化作用下,主动游动直至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生命起源的标志。人类精子的鞭毛结构是精子产生运动的主要结构。然而,这一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的主要蛋白与人类的精子鞭毛发育相关的分子机制又是怎样的?近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部妇幼医学研究院许文明教授与人类精子库岳焕勋教授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Loss-of-...
2019年1月21日,生命科学研究院冯新华实验室在Nature Cell Biology (自然•细胞生物学)在线发表了题为“ALK phosphorylates SMAD4 on tyrosine to disable TGF-β tumor suppressor fun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肿瘤中SMAD4存在酪氨酸磷酸化修饰,此...
2018年11月2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陈宝惠课题组题为Efficient labeling and imaging of protein-coding genes in living cells using CRISPR-Ta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非重复DNA序列的标记策略,在活细胞内实现了特异蛋白编码基因DNA元件与蛋白的高效双标记...
2018年7月23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杨帆课题组的研究论文“The conformational wave in capsaicin activation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 ion channel”。该论文通过综合运用荧光非天然氨基酸成像、蛋白质结构计算建模和单通道电生理记...
2018年6月1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在线发表了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时玉舫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王莹研究员等撰写的特邀综述“Immuno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mesenchymal stem and stromal cells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文章系统地总结了间充质干细...
2018年5月16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刘颖课题组在Nature发表题为“KLHL22 activates amino-acid-dependent mTORC1 signaling to promote tumorigenesis and ageing”的论文,发现KLHL22 E3泛素连接酶对氨基酸依赖的mTORC1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证明KLHL22能够影响...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莹璞团队、清华大学颉伟团队和那洁团队合作研究,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各阶段染色质重编程变化规律。研究成果以“Chromatin analysis in human early development reveals epigenetic transition during ZGA”(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基因组激活依赖的染色质表观遗传变化规律)为题,于5月2日在《N...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广州生物院联合生科院的Miguel A. Esteban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分别在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Methods连续发表。其中,Miguel A. Esteban和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Andrew P. Hutchins关于体细胞重编程的重要研究成果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我校为并列第一完成单位,博士庄强、李文娟...
2018年1月24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曹雪涛院士团队题为“Tet2 promotes pathogen infec- tion-induced myelopoiesis through mRNA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表观转录组的角度研究了RNA修饰在天然免疫与炎症中的作用。首次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内DNA羟甲基化酶TET2可将RNA上的5-甲基胞嘧啶(5m...
近日,我校药学院李校堃教授团队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解析出一种被称作α-Klotho的蛋白的分子结构,以及如何协助传递一种延缓衰老的激素信号。1月17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影响因子40)。我校陈高帜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梁广教授和硕士生付丽丽为署名作者,李校堃教授和纽约大学MoosaMohammad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药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2017年11月14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O-GlcNAcylation of SIRT1 enhances its deacetylase activity and promotes cytoprotection under stress”(《在应激条件下O-GlcNAc修饰促进SIRT1的脱乙酰化酶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