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病理学相关记录3211条 . 查询时间(1.21 秒)
茶胴枯病锁骨茶树枝干部病害之一,基本上各产茶区普遍都有发生。发病初期在茶树中上部半木质化枝干的近基部生出浅褐色至褐色长椭圆形病斑,后扩展成环状,稍凹陷,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另外发病重的,茶树水分输送受阻,地上部叶片蒸发量大,最终导致发病部以上的枝叶全部枯死。
梨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市场需求较高,种植的农户也多。但是很多种植梨的农户都表示,近年来,梨在种植过程中,青霉病的危害越来越大,严重降低了梨的产量及品质。那么梨青霉病的症状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方法?
芹菜空心病的防治(图)     芹菜  空心病  防治方法       2024/6/4
冬季,在日光温室种植的芹菜常会出现空心现象,造成芹菜品质变差、产量下降,大大降低了芹菜的商品性,直接影响收益。
孙漫红,女,1968年9月出生,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蔺瑞明,男,1972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93年获得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获得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分子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至2001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事大豆抗孢囊线虫病育种研究;2005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研究室工作,从事麦类作物抗条锈病、蠕孢叶斑病等真菌病害的分子遗传与中间新抗...
余超,男,湖北京山人,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张丹丹,女,1986年生,山东烟台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014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培训学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4项。近5年以第一(共一)或通讯作者在New Phytologist、BMC Biology、Plant Physio...
王旭丽,女,1978年3月出生于甘肃天水,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0年获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农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农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农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出站后留所工作。201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系进行访问合作研究。
杨凤环,女,1982年9月出生,河北雄县人,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陈捷胤,男,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领军人才B类,Phytopathology、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等期刊编委。
冯洁,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农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做博士后。2005年1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计划” 二级杰出人才。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细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及中国植物...
刘文德,男,汉族,1980年9月生,福建上杭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美国普渡大学植物与植物病理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植物病理与微生物系博士后。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刘太国,男,黑龙江明水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麦类作物真菌病害流行与防控研究工作。现任作物真菌病害流行与防控创新团队执行首席、植物病害研究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植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