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园艺学 >>> 果蔬贮藏与加工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果蔬贮藏与加工相关记录1838条 . 查询时间(2.46 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食用菌鲜味的方法,属于食用菌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成熟度相同、外观、形状和大小均一且无机械损伤和病害的新鲜食用菌作为处理材料;在热泵烘干机中将所述食用菌干燥至恒重,再将干制后的所述食用菌置于蓝光发光二极管下,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光照处理一定时间。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干制食用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鲜味核苷酸含量、等效鲜味浓度值及鲜味味觉值。且该方法设备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制造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从预干燥桃片电学、热力学、质构和力学特性变化角度出发,探究了不同渗透溶质对压差闪蒸干燥桃脆片质构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区,IF=8.8)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培养2021级博士生王凤昭为论文第一作者,导师毕金峰研究员与吕健助理研究员为共同通讯...
因科研工作需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果蔬加工团队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欢迎相关人才加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制造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从桃浆组成、果胶特性、助咀嚼吞咽食物定级(IDDSI)、流变学、质构特性,水分状态、微观结构等方面探究了桃浆-大豆分离蛋白(SPI)复合物作为吞咽友好型食物的潜力,并对果浆多糖-SPI复合物结合方式做出合理推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ood Hydroclloids》(JCR一区,IF=10.7)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王珺,硕士,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柑桔研究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重庆市科技特派员,西南大学创新创业导师。长期从事柑桔加工及其资源利用研究、关联加工装备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主要以柑桔所技术历年来取得的各项科技成果为核心,开展科技成果技术咨询及应用、产学研对接等具体事务工作,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以一作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编《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材1部,参与制定《橙汁胞等级规格》行业标准1...
周炼,女,学士,1968年生。先后在柑桔所试验场、食品饮料加工厂、国家柑桔与苗木监督与检验测试中心工作。曾在食品厂担任过质检科长等职务,起草并制定了两项企业标准。现就职于贮藏加工研究室,主要从事柑桔等水果贮藏保鲜方面的工作,对柑桔等水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以及贮藏中的生理变化、病害防控等均有所了解。近20年来先后参与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以及重庆市科委、教委等纵向项目与横向任务二十余项...
贺明阳,男,博士,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副研究员,果品品控物流保鲜方向负责人;美国康奈尔大学、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以色列农业部Volcani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后。主要从事果品品质提升和采后品质保持、商品化处理、冷链贮运等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致力于果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体系建设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重庆市各级科研项目17项,主研参与国家级研发项目5项。发...
黄林华,男,博士,副教授,硕导。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柑桔加工与品控物流中心主任,全国饮料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技术分会常务委员、国家食药同源产业联盟理事、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重庆市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碚区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桔研究与教育中心博士后(201...
吴厚玖,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获得农学学士;1982年2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工作,先后任《中国柑桔》编辑,选育种课题负责人,加工课题负责人,贮藏加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副所长;现任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柑桔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其间1985年曾在荷兰瓦格林根农业大学学习;1989-1990年曾到意大利国家香精油和柑桔产品研究所进修和合作研...
该研发部由依托单位中的贮藏加工研究室组成,拥有国家柑桔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山竹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其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是“水果皇后”,近年来在水果市场上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前景较好,山竹种植也是很受欢迎的,除了要做好日常管理之外,采收及保鲜等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要点如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质量安全课题组在MOFs纳米复合膜制备及草莓保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利用MOFs负载槲皮素并联合石墨烯-银纳米颗粒构建了新型纳米复合膜用于草莓保鲜,相关研究成果以“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Quercetin@ZIF-L/GO@AgNPs nanocomposite film for room-temperature...
本实用新型涉及坚果收集保存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坚果收集保存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可拆卸连接的本体,两个本体分别设置在坚果树的两侧,本体包括固接在本体外侧的支腿,本体底部固接有收集箱,本体内固接有第一连接板,本体内对称固接有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两个本体内相邻的第二连接板相适配,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远离本体的一侧固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外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1998年创建以来,在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之中,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依托,形成了开放式管理的新型科研开发实体。中心充分体现了“高、精、新”特点,即科研水平高、人员精干,实行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全新运新机制。在已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基础上,围绕陕西省产业化发展要求,重点进行了主要果品、蔬菜深加工和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使得中心成为陕西省果品、蔬菜深加...
林河通,男,福建农林大学,教授,主要方向为农产品采后生物技术与贮运工程、果蔬采后病理生理与保鲜技术、食品贮藏与保鲜、食品(果蔬)加工工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