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学 农学院相关记录1495条 . 查询时间(0.524 秒)
2024年4月28日,我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陈绍江教授选育的中农大678被列入“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
2024年4月26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关雪莹教授应邀在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多功能厅A122作“棉花种子发育与活力的遗传解析”学术报告。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研究生聆听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耿洪伟教授主持。
2024年4月19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楼171室成功举办“稼穑论坛”本年度首场学术报告。本次学术交流邀请了作物化控研究中心的李召虎教授做了题为“作物化控的发展与贡献”的报告。
2024年4月17日至18日,农学院助力粮食单产提升专项行动专家指导组组长高旺盛教授一行前往河北省鸡泽县开展小麦单产提升专题调研,并与鸡泽县县长焦雅吉,政协主席董爱民等相关负责同志就优质小麦种业发展暨绿色高产等工作深入交流。学校社会服务处处长杜金昆、农学院院长倪中福等人参加调研。这是农学院全力以赴助力小麦单产提升,配合好鸡泽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和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建设,服务国家种业...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用作物,提高种植密度以实现增产是满足其高需求量的有效措施。高密度种植加剧了群体内对光热、养分等资源的竞争,使玉米节间变得细长,植株发生倒伏风险增加,从而制约了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和机械化收获,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海林教授团队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等单位在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期刊上发表了题为“Optimizing the rate of straw returning to balance trade-offs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budget and rice yield in Ch...
2024年4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在New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Position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reveal the role of TaSRN-3D and TaBSR1 in the regulation of seminal root number in whea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核生2号和农大4332衍生的...
小麦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小麦的持续增产和稳产是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而干旱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制约着小麦产量。因此,挖掘和鉴定小麦抗旱关键基因,深入揭示其调控抗旱性的分子基础和遗传网络,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小麦抗旱应答及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对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设计和培育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实践应用价值。
张彦杰,郑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天然活性物质(类黄酮等)的代谢生物学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致力于通过代谢工程和基因编辑的方法培育功能性营养物质强化的作物种质。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Horticultu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和J ...
2024年4月10日,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所长李洪一行来院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调研交流。院长倪中福参加调研会,副院长曾昭海主持会议。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宋伟彬 团队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 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variation in weedy and cultivated broomcorn millet accessions uncovers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agrono...
2024年4月4日上午,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明义教授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储成才教授、山东玄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喜萍博士、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童红宁研究员做客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到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指导工作,为学院师生做了生命科学前沿进展报告。学院50多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近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杨小红团队的研究论文”Linkage and association mapping in multi-parental populations reveal the genetic basis of carotenoid variation in maize kernels”。该研究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系统解析...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刘庆昌/高少培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IbNF-YA1 is a key factor in the storage root 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的研究论文,揭示了IbNF-YA1-IbYUCCA4分子模块通过生长素途径调控甘薯块根形成和发育的分子机理。
低温作为主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研究表明植物对低温胁迫的适应和耐受涉及到复杂的感知、信号转导和胁迫反应机制,多种激素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不同激素之间如何协同调控作物耐冷性还有待深入研究。小麦作为全球主要口粮作物之一,在生产上,极端低温造成的冻害是制约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挖掘小麦耐冷性关键基因,解析小麦耐冷性的分子机制,对于提高作物适应极端温度环境,保障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