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纺织科学技术 >>> 染整技术 >>> 整理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整理技术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1.759 秒)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王雪燕,女,1963年8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轻化工程系。她的研究方向:环保型多功能整理剂的研究及纺织品清洁型多功能染色及整理工艺的研发。主要科研论文:[1]王雪燕等.涤纶的深色鲜艳性常压染色工艺探讨.国外纺织技术,1998,(3):21-23。[2]王雪燕等.等离子体处理羊毛的染色工艺研究.印染,1998,(7);13-14,35。[3]王雪燕等.低温等离子体在酸性...
为控制纱线张力波动,提高毯面质量,有必要研究提花罗拉控制下纱线张力波动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本文假设地毯纱线束为线性弹性,且截面为圆形。在离合器吸合和释放瞬间,以作用在提花罗拉上的阻力矩作为输入,纱线的动态张力为输出,对提花罗拉与牵引罗拉间纱线束的动态张力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动量矩定理和纱线束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提花罗拉作用下纱线束动态张力模型。假设输入为阶跃信号,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求出纱线张力波动的幅...
空气袋特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对其织物提出了很高的性能要求 ,由此促使空气袋织物的织造与整理相关技术不断发展。综述了空气袋织物的织造和整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采用Mg(OH)2阻燃剂,在阻燃剂质量浓度300g/L,黏合剂体积分数为20%,浸渍时间20min的工艺条件下对大麻纤维针刺毡进行阻燃整理,用热重分析(TG)法和差热分析(DTA)法对Mg(OH)2阻燃整理前后大麻纤维针刺毡热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Mg(OH)2阻燃整理后的大麻纤维针刺毡初始热解阶段为0 ~330℃、主要热解阶段在330~400℃、残渣热解阶段在400~600℃;且热失重和...
利用纯天然仙人掌液还原制备了纳米银溶液,其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采用激光粒度仪(HPP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仙人掌纳米银的尺寸和分布。利用制备的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了整理,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生成的仙人掌纳米银粒径为50nm左右,且均匀性好,分散性好,抑菌试验表明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有很好抑菌效果,当织物上银含量为268.58mg/kg时,抑菌率达到了99%...
针对棉织物抗紫外线及抗皱性较差的缺点,用芦荟蒽醌化合物和柠檬酸、酒石酸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通过多元羧酸的桥联作用,使蒽醌提取物与棉纤维大分子发生较为牢固的化学结合,使棉织物同时获得耐久的抗皱抗紫外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图、x射线衍射测试,证实多元羧酸与棉纤维大分子按环酐机制发生了酯化反应,芦荟蒽醌通过多元羧酸的桥联作用以化学键的形式固定在棉纤维上。对整理后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断裂强力、...
为改善棉织物的抗菌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将季铵盐整理到织物表面。以正硅酸乙酯、乙醇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季铵盐为添加剂制备阳离子季铵化溶胶。探讨酸、水、溶剂乙醇与前躯体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阳离子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用量增大,反应温度升高,溶胶的黏度增大,离心稳定性降低;随着体系水量的增加,溶胶的黏度先增大后减小,离心稳定性先降低后升高;乙醇量增大,溶胶的黏度降低,离心稳定...
为解决微米相变胶囊在应用中潜在的问题,合成2种不同相变温度的纳米相变微胶囊,借助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2种胶囊的粒径和储热性能。采用浸轧工艺整理棉针织物,用红外测温仪和织物透气量仪测定整理织物的调温和透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胶囊的粒径约150 nm,核壳体积比为1:1,峰值相变温度分别为37.1 ℃和33.1 ℃,相变焓分别为57.2 J/g和57.8 J/g。整理织物的热焓可达7000 J...
为了将纳米粒子应用于织物的功能整理,以硝酸镁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MgO,并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反应物浓度、配比、反应温度及煅烧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纳米MgO活性的影响,得到制备纳米MgO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40 ℃,超声振荡50 min,反应物浓度1.5mol/L,反应物配比1:3,550 ℃下煅烧2.5 h。利用以纳米MgO复...
为提高合纤织物抗静电性,选择抗静电剂TF-480分别对染色涤纶和锦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时间、交联剂的加入及其用量对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通过测量静电电压峰值和半衰期,分析织物抗静电性能;检测经20次洗涤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测定整理前后及水洗前后织物的K/S值,观察色变情况。结果表明:抗静电剂TF-480质量浓度为30~40g/L,焙烘温度170~180℃,...
为了提高热敏变色材料的稳定性和变色可逆性,以蜜胺树脂为壳材,结晶紫内酯–硬脂酸–十四醇有机复配物为芯材,加入乳化剂乳化,黄原胶水溶液为保护胶体,将热敏变色材料制备成微胶囊。制备工艺为: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超声波乳化时间为30min、芯壳质量比为2:1、搅拌转速为720r/min、反应温度为70℃。制备的微胶囊变色温度为46℃,变色时间25 s;复色温度为40℃,复色时间为49 s,可在紫色和浅黄...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制备了TiO2粒子表面接枝率为13.5%的PBA/TiO2接枝复合胶乳,以其为整理剂,通过浸轧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研究表明:经PBA/TiO2接枝复合整理剂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和耐洗性能。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PBA/TiO2整理的棉纤维表面TiO2粒子附着量大,分散更均匀。认为是纳米TiO2粒子表面存在的PBA接枝聚合物抑制了TiO2在棉纤维表面的团聚倾向,提高了...
针对纺织品整理时直接使用纳米粒子存在易团聚、分散较困难的问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溶胶,再将其制成织物整理剂。用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浸轧法),用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对制得的TiO2及整理前后的织物进行表征,并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及其他服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TiO2为锐钛矿晶型;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UV性能;UPF值达到50+级别。标准水洗(皂洗)...
针对液氨和交联整理后大麻、苎麻和亚麻织物触觉风格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利用KES-F设备测定液氨/交联整理后3种麻织物在低负荷下的拉伸、弯曲、剪切、压缩及表面摩擦性能等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实验表明:液氨处理不仅能够提高麻织物的拉伸功和压缩功回复率,对改善麻织物表面性能也有显著的效果;液氨/交联整理后3种麻织物的弯曲、剪切和表面摩擦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拉伸和压缩性能也明显好于交联麻织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