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矿山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矿山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突水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041 秒)
有效地预测、预防岩溶陷落柱突水,运用复变函数、弹塑性力学,推导了椭圆形截面陷落柱“厚壁筒”力学模型突水模式的临界判据方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验证了陷落柱受到均布力作用时,应力分布的解析解。研究表明:椭圆形截面陷落柱在受到以陷落柱柱体为导水通道的均布力作用下,厚壁椭圆筒的应力从椭圆筒的内壁到外壁逐渐变化,在椭圆筒内壁的长半轴的两个端点处应力取得最大值,在椭圆筒的短半轴处的应力取得最小值。
结合湖南娄底市七一煤矿石坝井岩溶突水、突泥实例,运用损伤力学及岩体流体力学理论,研究矿井岩溶突水的渗流-损伤-断裂耦合成灾机理,通过FISH研制矿井岩溶突水的渗流-损伤-断裂耦合分析程序(扩展FLAC3D模型),对七一煤矿岩溶突水成灾过程进行耦合分析,探讨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渗流场和岩柱的劈裂损伤演化规律。耦合研究认为:七一煤矿石坝井岩溶突水事故是裂隙渗透压与围岩次生应力场共同作用下茅口灰岩岩...
分析了影响矿井承压突水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置法原理,并建立了突水预测流程,以此为基础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地质构造、含水层富水性及渗透性、水压、隔水层厚度等因素进行了科学的量化,利用多因素地学信息空间复合叠置方法,建立了太原东山煤矿矿井承压水的预测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patial analyst工具获得突水指数,获取了东山煤矿15号煤层的突水判别模式,以4...
矿井底板突水路径的搜索方法。
为防止陷落柱导通奥灰水造成矿井重大水灾,分析归纳了山西五阳煤矿陷落柱基本特征,主要包括:陷落柱发育标高在650 m以上,发育与构造密切相关,多数原生导水性差;典型陷落柱垂直具有6段特征等.以五阳煤矿7601工作面为原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煤层下部有隐伏陷落柱时采动过程中的突水危险性.当工作面推进距陷落柱小于50 m时,受采动影响的陷落柱导水裂隙与工作面导通可导致工作面出水;随工作面...
该项目在奥灰水压7.6MPa和动水条件下,通过科学试验研究,选择了在井下直接注浆孔进入含水层,并采用单液浆加软骨料连续注浓浆的注浆堵水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工作面突水量由391m3/h降到28m3/h,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堵水效果明显,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形成的注浆堵水工程技术与工艺具有一定推广应用前景,鉴定证书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获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该成果针对矿井水量大,水压高特点,结合矿区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对突水点的井下封堵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制开发的注浆孔骨料添加器、高压止水器和粘土水泥浆中添加柔性阻水材料,解决了在井下封堵突水点注骨料时和动力注浆堵水钻孔提前出水、止水的难题,可有效防止动力注浆堵水过程中出现串浆和跑浆。通过在焦作矿区的九里山矿、朱村矿、中马村矿等五对矿井所实施的井下动水注浆堵突水点工程,封堵井下突水点数十处,累计减少水...
该成果利用Sinotem—3F瞬变电磁仪探测矿井中突水构造,建立了全空间瞬变电磁法场响应,试验了矿井中线圈装置和工作方法;研究了巷道内各种金属设施瞬变电磁响应特征,提出了剔除这些干扰的方法;总结了矿井瞬变电磁探查井下不同方位、不同形态突水构造的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建立了资料解释方法。经在皖北任楼、山东枣庄高庄等四个矿应用,05年增收节支2934.5万元,经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
为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难题, 在煤层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和脆弱性指数法提出的基础上,以开滦东欢坨矿北部采区煤层底板突水为研究对象,应用新提出的基于GIS的 ANN型脆弱性指数法,在详细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底板突水规律基础上,确定了6个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应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6个主控因素的子专题图和复合叠加图;应用AHP方法确定了各主控因素在突...
为了快速判别矿井突水水源,进而为防治矿井水害服务,以水质指标为判别因子,应用可拓识别方法,建立了谢桥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改进了该方法中经典域的形式,提出以各指标的统计值F来量化各指标的识别能力,并作为确定权重的依据.将结果与模糊综合法、灰色关联度法、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分别进行比较,其正确率略高于前两者,与Bayes逐步分析法判别结果相同.
采用理论分析与工程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四盘区31401工作面异常突水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31401工作面突水的水源来自基岩(厚120~190 m)上部的砂砾含水层.按传统估算方法确定的顶板导水断裂带最大高度为55 m,达不到砂砾含水层,不应发生周期性的顶板突水.但2个钻孔实测的顶板导水断裂带高度达140.5~154.0 m,达到砂砾含水层,从而引发了工作面顶板突水.覆岩...
为解决我国煤矿区普遍面临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难题,在煤层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和脆弱性指数法提出的基础上,以邢台章村煤矿三井的9煤层开采为例,通过将新提出的基于GIS的ANN型脆弱性指数法与传统的突水系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和拟合分析,证明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的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妥善地解决了脆弱性指数法在生产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为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的难题,在煤层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应用多源信息集成理论,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法或证据权法或Logistic回归法或层次分析法的耦合方法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工作程序,提出了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的脆弱性指数法. 关键词:
为揭示突水发生的力学机理,以矿区典型地质剖面为基础,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二维有限差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开采阶段岩石巷道围岩应力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其突水发生的可能类型和方式.结果表明,处于地质体内不同部位的岩石巷道围岩应力的变化与主采煤层的开挖过程有条件地相关,以致其突水类型也有所不同;位于断层上盘的通风道处围岩应力易受开采条件和开采进度的影响,并易于产生由采动诱发所引起的突...
在分析深部采场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查技术查明深部采场突水构造位置.根据井下巷道的实际应用条件,将瞬变电磁技术应用到井下巷道内进行探测,开发了采用非接触式、多匝数和小回线(边长2 m左右)井下测量装置; 根据瞬变电磁场“烟圈效应”理论,推导出全空间瞬变电磁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和由视电阻率-时间曲线计算视电阻率-深度曲线的数学模型,对矿井瞬变电磁探查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出应用于井下探测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