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工学 庐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41 秒)
2022年8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姚华建教授团队在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结构成像及郯庐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联合地震背景噪声和远震面波数据反演得到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壳上地幔高分辨的横波速度结构模型。新的地震成像结果揭示了区域内多个以前未发现的速度异常体,并获得了三维方位各向异性特征,这对认识郯庐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的约束作用。相关成果以“High-res...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森林覆盖率75.31%,水土保持率95.08%。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着力打造“两山”转化通道,走出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富民强县之路。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使用ARCGIS软件提取大别山东麓跨郯庐断裂带的河流及其纵剖面,并进行河流分级,结合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研究不同级别河流跨断层的平面形态特征与纵剖面特征。研究发现:大别山东麓各级河流均无规律性变形,大多数河流纵剖面跨断层处不存在断层陡坎,河流T1级阶地跨断层连续分布无变形迹象,这些特征反映断层晚更新世以来可能不活动或活动微弱;调查了多个断裂露头,其中桐城挂车河基岩断层及太...
根据上级《关于2018年度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2018年1月11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召开专题会议,就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如何选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区局(营销部)创新课题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2017年8月4日至8月5日,我校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在浙江桐庐召开了“2017年激光复合增材制造技术专题研讨会暨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发展研讨会”。会议旨在促进激光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在学术探索、工程应用与装备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开展技术研讨,分享开发经验,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激光复合增材制造修复与再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展开讨论,并对研究院的发展进行研讨。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Vol...
辽东凸起位于郯庐断裂渤海段的北部,西邻辽中洼陷,受新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带双动力源和多期次幕式活动的影响,其构造演化非常复杂,特别是辽东凸起的形成时间一直未有定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构造地质学新理论和方法(断层相关褶皱和沙箱模拟),通过辽东凸起周缘断裂系统变革、地层分布、正牵引褶皱轴面变化、不整合分布和滑塌湖底扇等方面论证了辽东凸起在东营组三段沉积末期(30.3Ma)开始反转形成,并依据构造演化首...
为落实安徽庐枞地区北部的龙桥铁矿含矿层位在第二找矿深度的空间分布,本文应用小道距、长排列接收的地震反射初至波走时数据,运用层析成像方法,得到该地区近地表1000m以上的速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反射地震初至波携带了丰富的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和界面变化的构造信息,精细的速度结构揭露出龙桥铁矿隐伏岩体顶界面深度与起伏形态,发现岩体顶面凸起及陡变化部位与矿体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长排列的深地震反射初至波...
肥东地块是郯庐断裂带中段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质地块,其变质属性和构造归属的精确标定对探究郯庐断裂的形成与演化极为关键。然而,直至目前对于该地块的区域性的变质岩石学研究极为匮乏,制约了人们对于该断裂的深入理解。为此,本研究对肥东地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区域变质岩石学、岩相学、热力学和年代学的分析。研究显示,肥东地块自西向东主要由单元-I、II和III构成,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
庐城城东新区开发建设是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它承载着未来城市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重任。如何更好地建设新城区,体现庐江城市特色,展示新城区建设新品位,社会各界对此抱有很高的期待,对于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城东新区来说,其建设品位直接影响城市建设档次和水平,更关乎我县对外良好城市形象的树立。结合城东新区开发建设和我县实际,就新城区建设如何展示新品位做以下几点粗浅思考。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北东向主干断裂带,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该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不仅是一条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左旋逆推为主的走滑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幕次性活动,控制走滑断裂带的发育和空间展布,而走滑断裂又是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场所.新滩地区处于郯庐断裂带中断,发育多条北北东和北东向雁行式走滑断裂. 北北东方向的主走滑断裂主要沟通油源,是油气垂直...
为了分析郯庐断裂带对渤海海域渤东地区的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解释了5条地震剖面,并对其中一条剖面做了平衡恢复。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在渤东地区表现为3个分支,剖面上发育明显的负花状构造、具有走滑性质的正断层、滚动背斜、垒堑构造、断阶构造等,还可见海豚效应现象。平面上深部走滑断层延伸较远,浅层形成大量的雁列式正断层。郯庐断裂古近纪主要以伸展活动为主,且以渐新世东营组沉积期伸展活动最...
《郯庐断裂带昌潍-营口段及相关盆地构造研究》 该课题中石化重点项目《郯庐断裂对相邻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的二级课题,由石油大学(北京)承担,执行期限为2004年3月—2006年8月。该课题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5方面:
利用渤海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对郯庐断裂进行了三维可视化解释,系统地研究了海域新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在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的发育、发展以及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研究了郯庐断裂对渤海油气成藏的影响和控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是控制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它控制了始新世、渐新世湖相烃源岩的形成,造就了大量的油气圈闭,主导了油气输导系统,而且新构造期沿郯庐断裂带的天然地震活动也可能是导致油气成藏的主要...
系统地研究了接触变质作用条件下二氧化碳释放规律,模拟计算了二氧化碳气的释放量。以郯庐断裂带南段双山地区接触变质带大理岩为实例,研究了碳酸盐岩变质条件下二氧化碳释放的围岩和侵入体条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释放与围岩性质关系密切,包括围岩的热传输性质、岩石渗透率、孔隙度和连通性等。接触变质作用条件下侵入体成分、深度、规模和产状等要素对二氧化碳释放有一定的影响,岩体侵入导致围岩破裂并产生大量孔隙,这有利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