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学 铜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078 秒)
铜几乎是所有生物体的必须微量元素,但铜过量会产生毒性。铜天然具有抗菌功效,且作为消毒剂用于防止伤口感染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近年来,利用铜制品预防院内感染也颇受关注。同样令人感兴趣的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可利用铜离子的抗菌作用来抵御细菌入侵。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蓝乐夫研究团队以重要人类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模型,发现新的感应铜离子的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工作以“A novel copper-sens...
铜几乎是所有生物体的必须微量元素,但铜过量会产生毒性。铜天然具有抗菌功效,且作为消毒剂用于防止伤口感染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近年来,利用铜制品预防院内感染也颇受关注。同样令人感兴趣的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可利用铜离子的抗菌作用来抵御细菌入侵。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蓝乐夫研究团队以重要人类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模型,发现新的感应铜离子的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工作以“A novel copper-sens...
杜士杰,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机合成,新农药创制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罗海荣,男,1976年出生,汉族,江西上高人,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药物合成工艺研究,糖化学研究。
建立明胶空心胶囊中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对空心胶囊质量进行控制。方法 采用HNO3对明胶空心胶囊进行微波消解制样,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样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铅、铬、镉、砷、铜的含量。结果 部分被测样品中铅、铬、砷有超标现象。该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5.4%~104.6%,RSD为1.8%~3.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明胶空心胶囊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官能化的芳胺或者杂芳基胺结构是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以及材料分子等的关键片段。由于其重要性,这类化合物的合成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卤化物与胺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是合成芳基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由于这类反应化学键的形成是在sp2杂化的芳基碳和氮原子之间,不具备“直接”生成碳手性中心的条件。因此,光学选择性的N-芳基化反应极具挑战性。
研究铜离子对水杨酸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铜离子对水杨酸-BSA体系的影响。结果 运用理论模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力类型等相互作用参数。结论 铜离子存在时,不改变水杨酸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类型和水杨酸-BSA分子间作用的类型,但使水杨酸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增...
合成磺胺嘧啶铜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磺胺嘧啶与硫酸铜发生反应合成磺胺嘧啶铜;采用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结构、理化鉴别和确证,采用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合成物产率为93%,经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合成物为磺胺嘧啶铜,理化鉴别反应均为阳性;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中平均回收率为97.73%(RSD=0.33%,n=9)。结论:本品合成方法简易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铜催化的Ullmann类偶联反应是构建芳基碳杂键最为经典以及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有机合成以及药物研发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在Ullmann类偶联反应中获得光学选择性是一个显著的挑战。在这类偶联反应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仅有一例催化的不对称反应报道。中科院广州生物院蔡倩博士课题组与南京大学俞寿云博士课题组合作,采用不对称去对称化的方法,首次高光学选择性的实现了铜催化的Ullmann C-N偶联反应。在CuI/...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蔡倩博士与丁克博士研究组利用铜催化的[3+2]环化/Ullmann类偶联串联反应的方法,通过分子内捕捉[3+2]环化反应中产生的高活性有机金属铜中间体,高效实现了分子内新的芳基C-N键或C-C键的形成,发展了合成[1,2,3]三氮唑[1,5-a]喹喔啉-4(5H)-酮及[1,2,3]三氮唑[4,5-c]喹啉-4-酮这两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合成黄芩苷铜和铝配合物,并研究其抗菌抗肿瘤活性和对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方法: 将黄芩苷在弱碱条件下与金属盐反应得到黄芩苷铜和黄芩苷铝配合物,倍比稀释法考察黄芩苷及其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A549,HepG2的IC50和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中性红法测定化合物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结果: 反应所得黄...
建立了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 方法: 在酸性介质中,铜离子催化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双指示剂的氧化褪色反应,通过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变化与铜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方法。 结果: 铜(Ⅱ)在0.005 0~0.160 mg·L-1,与催化反应速度成线性关系可以进行含量的测定。 结论: 该方法方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测定了黄芪苦参中微量的铜(Ⅱ)元素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博士团队在铜催化的氧气活化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使用合理设计的底物,通过铜催化的氧气活化反应,可以实现两类醛基取代的药物优选骨架的合成。该研究成果5月4日以通讯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评选为“热点文章”。
本文重新研究了EDTA絡合量法中用Cu-PAN系統滴定Ca++,Ba++,Mg++,Al+++,Cr+++,Zn++,Fe+++,Pb+++,Bi+++,Hg++,Cu++等的pH、溫度、指示剂用量等条件,测定准确度为1%.建立了用Cu-PAN系統滴定鉻盐及鋇盐的方法,測定終点較用鉻黑T指示剂明显.測定了Cu-PAN絡合物的組成为1:1,稳定常数为:pH2,1.4×106;pH4,1.9×106;...
该研究采用多种体内血栓形成模型,综合评价了阿司匹林铜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对动、静脉血栓和肺微循环血栓均具有较阿司匹林更强的防治作用;发现阿司匹林铜明显抑制洗涤血小板的活化聚集,其机制与其减少细胞外钙内流和抑制内钙释放有关;探讨了阿司匹林铜在体内和体外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粘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品阻抑细胞间粘附作用是其抗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阿司匹林铜明显抑制肉豆蔻佛波醇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引起血小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