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学 叶位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306 秒)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在3种水分水平[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HW)、60%(MW)、40%(LW)]与2种肥料处理(P处理:纯P 0.1 g·kg-1干土;对照:不施肥)下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P处理中,MW下旗叶F0和Fv/Fm值显著低于中叶,Fm值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旗叶PSⅡ反应中心受到的损伤较小,虽然...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对油茶年生长周期(新稍生长期、果实生长期、果实成熟期、花期和休眠期)中光合特性的影响因子--叶龄、叶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1年生叶片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值,2年生叶片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在新稍生长期达到最高值;(2)1年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年生叶片的...
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 ,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以后 (去穗 ) ,上部 4叶的氮积累量不仅未减少 ,相反还有显著的增加 ,叶片的衰老进程被延缓。
【目的】研究分析水稻氮素和SPAD值的叶位分布特点,并试图提出SPAD计诊断氮素营养状况的最佳测定叶位。【方法】在95-38、武育粳3号、镇稻5394、9915等4个粳型品种和1个籼型品种R161-10的盆播氮肥试验和宁粳2号大田氮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水稻氮素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之间及其与总叶片含氮率和植株含氮率之间的相关...
1960—1964年在扬州地区,于各生育期剪除小麦南大2419植株不同部位的相邻的两张叶片,共后分期观察共对各部器官形成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用1963及1964年两年的资料,从各器官形成时期及剪叶对器官形成的影响,分析各叶位叶片在不同生育时期的作用,得出如下结果:1.南大2419小麦在扬州地区于11月10日播种时,主茎一生中长出11片叶。越冬前生长定型的为1/0—4/0叶,这些叶片簇生在...
用两个玉米品种,于春、夏两季播种,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下部(第7、9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二叶)四个叶位叶片,进行叶肉细胞的形态、气孔器的分布、维管束的数目、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强度的综合研究。趋势如下:叶肉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果穗叶最复杂,四环以上细胞的比例最高,自果穗叶向上向下各叶渐趋简单。不同叶位叶片气孔器的密度,有随叶位上升而增加的趋势。在维管束的数目、导管粗度、叶绿素的含量...
晚播冬小麦各叶位叶片14C同化物的运转分配。
测定了3个红花品种(系)不同叶位叶在蕾期的光合作用特性,并对来自7个国家的16个红花品种(系)在该时期上位叶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及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各叶位间最大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均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光响应曲线显示,除PI 401470和川红1号的上位叶外,其余叶片在高光强...
在玉米抽雄后剪去玉米植株不同层次和不同叶位叶片,观察各层次和各叶位叶对玉米籽粒产量的效应。在去叶同时测定各层次和各叶位叶的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并向各叶位叶喂以32P,观察其向果穗运输的情况。前后经过四年的实验,发现玉米抽雄后不同层次叶片对籽粒产量的效应是不同的,其作用大小顺序是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下部叶片。玉米不同叶位叶对籽粒产量的效应,从上向下,到果穗为止,其作用逐渐增大,果穗叶以...
运用细胞离析法对田间种植的大麦(Hordeum Vulgare L.)不同叶位叶片叶肉细胞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各叶位叶片的叶肉细胞形态各有不同,低位叶中非环状细胞占有较大的比例,高位叶中则以规则的多环状细胞以及不规则的多分枝状细胞为主。随叶位上升逐渐趋于复杂化。同时,还对旗叶叶鞘、穗下节间、芒的同化细胞作了观察,并发现它们与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此外还对叶片、旗叶叶鞘、穗下节间、芒的...
研究材料为六棱食用大麦品种矮秆齐,二棱啤酒大麦品种76-22。针对2个品种不同叶位叶鞘同化细胞的形态结构作了初步的观察。结果发现:大麦叶鞘同化细胞的形态随叶位上升而逐渐趋于复杂化,主要表现为所谓的环状细胞和不规则的分枝状细胞比例随叶位上升而明显交小。此变化与叶片叶肉细胞的变化相一致。此外高位叶鞘的表皮细胞壁发生明显的波状加厚,而低位叶鞘表皮则无这种特征。
用“谷上谷”和“尺八量”两个谷子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叶位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谷子叶片随叶位上升运输系统趋于优化,如叶片维管束数目、韧皮部和木质部面积随叶位上升而逐渐增多和增大。上述各种性状,“谷上谷”的叶片均优于普通谷“尺八量”的相应叶片。叶肉细胞形态的观察,谷子叶片叶肉细胞大多数为不分枝的拟栅状细胞(占90%以上),而具两环的环状细胞所占比例很小(小于10%)。随叶位上升,环状细胞...
以田间生长的两个黑麦品种为材料,对各叶位叶片、叶鞘的叶肉细胞形态进行了离析观测。黑麦各叶片叶肉细胞形态不一,从1环到10余环。冬前所生叶片叶肉细胞的形态各叶位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春季伸长节间的叶片,随叶位的上升多环细胞所占比例渐增,旗叶尤其明显。越冬前后长出的叶片叶肉细胞的长、宽均较大,以前和此后伸出的叶片叶肉细胞的长、宽均变小,高位叶片变小的幅度要大于低叶。叶鞘叶肉细胞的形态及叶位间的变化规律同...
以氮素营养特性差异较大的3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顶部4片展开叶中叶片总氮、叶绿素和游离氨基酸及叶鞘总氮含量的叶位分布特点。各生育期叶片和叶鞘总氮含量均以顶1叶最高,而游离氨基酸和叶绿素的最高含量叶位随品种和生育期而异。抽穗前游离氨基酸的最高含量叶位随品种和生育期变化较大,而抽穗后以顶1叶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抽穗前以顶2或顶3叶最高,抽穗后以顶2或顶1叶最高。叶片和叶鞘氮素含量与植株总氮...
本文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水稻不同叶位含水率、含氮率、叶色和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前后,不同叶位含水率为顶1叶<顶2叶<顶3叶顶4叶,而顶1叶总是小于顶2叶;抽穗后,W1、W2为顶1叶<顶2叶<顶3叶顶4叶。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叶片含氮量、叶色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含水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