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总论 RNA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0.187 秒)
2022年9月22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加工所左进华团队与法国图卢兹大学Mondher Bouzayen教授 (欧洲科学院院士,欧盟食品与农业科技合作行动委员会主席) 团队合作在植物学Top期刊《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DNA and coding/noncoding RNA methylation analysi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omat...
2022年5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APIP5 functions a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and an RNA-binding protein to modulate cell death and immunity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论...
2021年10月1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闯教授团队在分子进化生物学知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题为《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of the RNA N6-methyladenosine methylome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RNA N6-甲基腺苷修饰(m6A)在古老同源基因起源和进...
2021年9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教授团队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赵志虎研究组、英国爱丁堡大学Grzegorz Kudla组和武汉菲沙基因等团队在SARS-CoV-2 RNA基因组结构动态变化上的研究成果以题为“In vivo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SARS-CoV-2 RNA genome”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冬小麦开花需要长时间环境低温的诱导,该过程称之为“春化作用”。这一过程受到外部环境因子和植物内在发育状态的双重复杂精准的调控。冬小麦不同品种的春化特性与其产量直接相关。在六倍体小麦中,TaVRN1是受低温诱导、可加速开花转换的关键调控因子。然而,目前对于在春化过程中TaVRN1逐步激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人员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使用RNA作为同源重组修复的模板,并分别利用核酶自切割和具有RNA/DNA双重切割能力的基因编辑系统,获得后代无转基因成分的抗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水稻植株。该研究在植物中首次利用RNA作为同源重组修复模板,开辟了利用植物RNA作为同源供体模板进行同源修复的新思路。相关论文当地时间3月1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
近日,我校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夏瑞课题组(园艺学院)与美国唐纳德.丹佛斯植物科学中心的Dr. Blake Meyers研究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Cell(五年累积影响因子:10.529)发表了题为“The emergence, evolu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iR390-TAS3-ARF pathway ...
溶酶体β-N-乙酰己糖胺酶(EC 3.2.1.52)催化水解糖复合物,释放单分子乙酰己糖胺,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fHEX2基因(GenBank登陆号为EF469203)是已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5龄幼虫体内获得的基因,其编码产物是β-N-乙酰己糖胺酶OfHex2。为考察OfHex2能否成为农药设计的分子靶标,研究了RNA干扰沉默OfHEX...
依赖于RNARNA聚合酶(RDR)能够以单链RNA为模版合成互补RNA链,产生双链RNA。双链RNA在细胞内被类似RNaseⅢ的酶DCL加工成20~24 nt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siRNA可以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抑制靶基因的表达。RDR通过基因沉默途径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逆境应答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等许多生物学过程。加深对植物RDR表达模式、生化活性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理解将有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酶。为探索拟南芥中植物型PEPC基因对模式植物拟南芥脂肪酸含量以及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同时敲除拟南芥Atppc1、Atppc2和Atppc3基因的人工小RNA(amiRNA)植物表达载体pFGC-amiAtppc123,经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用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RT-PCR半定量分析表明人工小RN...
RNA编辑研究进展     生物学意义  RNA编辑       2011/9/7
RNA编辑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转录后水平的修饰方式,通过改变单个核苷酸使得转录的成熟RNA与模板DNA的编码序列不完全一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一些新的RNA编辑类型不断被发现,有些编辑类型揭示RNA编辑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本文从RNA编辑的类型,RNA编辑的机制和生物学意义对RNA编辑进行简单的介绍。
血红鸡爪槭叶片中富含多糖、多酚物质,严重影响了RNA提取纯度和质量。为了获得适宜血红 鸡爪槭叶片总RNA提取的方法,采用柱式植物RNAout 法、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3 种提取方法对 其叶片总RNA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柱子法提取获得的总RNA产率最高,但是有 DNA污染;TRIZOL 法提取的总RNA OD260/OD280为1.65,可能有多糖和酚类物质的污染,并...
甘蔗是重要的糖料及能源作物之一。甘蔗种质RNA的提取是甘蔗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本实验是以成熟甘蔗的叶片为材料,通过对前人的植物RNA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寻求最佳的甘蔗总RNA提取方法。通过改良最后得到的异硫氰酸胍法Ⅲ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省时等特点。用该法提取得到的甘蔗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获得28S、18S和5S rRNA3条带,并且28S rRNA的亮度大于18S rRNA的亮度。表明该方...
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英文课件Section G- RNA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小分子RNA是一类长约20~3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其介导的转录后基因调控是植物中的一种新型基因调控机制。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外界各种环境胁迫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中小分子RNA数量巨大、种类繁多,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它们的发现过程。本文在简要介绍目前已知植物小分子RNA的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综合阐述近年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克隆和分析植物小分子RNA的研究成果,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