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农学 丧失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092 秒)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丧失和片段化是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研究发现,物种数往往随着生境面积的增大而增加(种-面积关系),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可用的生境面积总量才是影响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关键(passive sampling hypothesis),但忽视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对不同物种的影响存在差异。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明坚教授团队于2024年4月22日在Ecology上发表了题为“H...
干旱区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41%,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区面积大幅扩张,了解当前干旱区的气候变化和干旱加剧如何影响植物-土壤系统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问题至关重要。因此,亟待一项关于干旱加剧和干旱区扩张对碳储存量、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全面概述。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已成为当代物种消亡的主要推手。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指标识别保护优先区,将有限的保护资源投入到值得保护的区域,以实现保护效益的最大化是阻止生物多样丧失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多数关于生物多样性格局和保护优先区识别的研究都只关注总的物种丰富度一项指标。然而,不同生态类群多样性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人类活动梯度下,对人类活动敏感的受胁物种可能减少,而适应能力较强的常...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朱作峰教授课题组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和进化研究上取得新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以“Genetic control of seed shattering during African rice domestication”为题,6月4日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发表。
森林退化和林地丧失(森林转变为非森林)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两个过程都会导致生态系统资源和服务功能衰退。然而,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方便可测的指标能定量评估森林的状态,特别是森林退化。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研究组的科研人员林华及其同事在Fluxnet各站点负责人的支持下,研究了全球163个站点,包括天然成熟森林、干扰森林、人工种植林、草地、灌木林、萨瓦纳(Savanna)植被、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合作,在稻黄单胞菌iTALE克服水稻抗病性的机制方面有新进展。研究成果以“Interfering TAL effectors of Xanthomonas oryzae neutralize R-gene-mediated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稻黄单胞菌干扰性TAL效应蛋白克服R基因介导的植物抗病性)为题,于2016年11月4日...
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地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其稳定性的维持对保证高原生态屏障功能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稳定性的维持机制、丧失过程与恢复途径与措施,进行了综述,拟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生物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人类生存和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 生物 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现状, 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保护措施。
通过对川东南稻区汕优63,冈优22等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与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关系十余年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分析,探明了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规律,对品种抗性丧失预警和品种布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通过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红边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 ,小麦进入起身期后 ,伴随着植株旺盛生长和群体的不断扩大 ,红边的位置呈逐渐偏向长波方向的“红移” ,到抽穗期群体稳定后红移也停止。从灌浆期开始 ,随着个体衰老和群体减弱 ,红边位置又呈偏向短波的“蓝移”现象。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5年11月14日指出,世界森林以每年大约13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但是现在森林丧失的速率降低了。2000-2005年间,每年森林面积净损失在73万公顷,这相当于塞拉利昂或巴拿马的面积大小——但是这个数字比起1990-2000年间,每年森林面积净损失大约89万公顷来说,森林面积的减少速度降低了。而森林丧失速率的降低原因是由于新近的造林及自然森林的扩展。...
以 34份水稻种子作为生活力监测单位 ,在 45℃老化条件下探讨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预警指标。结果表明 ,水稻种子生活力存活曲线呈反S型 ,贮藏初期生活力下降较缓慢 ,尔后有一快速下降阶段 ,生活力下降不是随时间呈等速率下降。萌发起始日、根苗健壮度及发芽率相邻测定一致性比率等指标 ,可作为种子生活力快速下降的预警指标。
以34份水稻种子作为生活力监测单位,在 45℃老化条件下探讨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预警指标。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生活力存活曲线呈反S型,贮藏初期生活力下降较缓慢,尔后有一快速下降阶段,生活力下降不是随时间呈等速率下降。萌发起始日、根苗健壮度及发芽率相邻测定一致性比率等指标,可作为种子生活力快速下降的预警指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